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四川大竹交通事故致5死:货车下坡转弯失控

四川大竹交通事故致5死:货车下坡转弯失控

开学第一课,交警叔叔走进东城根街小学说“交通安全”

开学第一课,交警叔叔走进东城根街小学说“交通安全”

家电

著名作家谭谈与湖南日报的渊源丨温暖的记忆

来源:湖南日报

温暖的记忆

文丨谭谈

不觉间,我离开湖南日报社已经35年了,而湖南日报则迎来了她的七十大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岁月的河水,冲淡了人生旅途上的多少往事,唯有在湖南日报社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却一直鲜活地涌动在自己心里,浮现在自己面前……

我于1978年从涟邵矿务局调入《工人日报》湖南记者站,1979年调入湖南日报社。在涟邵矿务局时,我经常给《湖南日报》投稿,是十分积极的《湖南日报》通讯员。当时,我热爱新闻写作,更爱文学创作。爱文学,到了入迷的程度。如何处理好本职工作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严峻地摆在自己面前,考验着自己,苦恼着自己。同样,作为一个编辑,如何出色地干好本职工作,又保护好自己业余创作的积极性,也考验着我的领导者的领导智慧。

大概是1980年9月间,涟源地区(今娄底市)文联在新化县举办文学创作改稿班,邀请报社文艺部派编辑去参加。这是一个联系各地作者、看稿选稿的极好机会。各地举办这样的改稿班时,报社文艺部都派人参加。这次,部领导考虑我家还在涟邵矿务局,便决定让我去参加,关切地对我说:“你早走几天吧。到家里与家人团聚,也给你一点小自由,写点你自己想写的东西。”

我如获至宝。要知道,那一阵,一部中篇小说正在我心里涌动啊!

我回到双峰洪山殿涟邵矿务局的家住了5天。就是这5天,那个呼之欲出的中篇小说就跃到了湖南日报用新闻纸印的厚稿纸上。这就是后来发表在1981年第一期《芙蓉》杂志上、在全国文坛火了一把的中篇小说《山道弯弯》。

紧接着,《山道弯弯》被多家权威选刊选入,进入了许多出版社的文学选本;10家电影制片厂相中它,欲改编电影,最终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并发行到56个国家;电视剧则先后被上海电视台、甘肃电视台搬上荧屏,还被改编为花鼓戏《碧螺情》《新螺女》,河北梆子《苍岩月》,京剧《翠竹青青》及歌剧、广播剧等;几乎同时被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和电影出版社改编出版为连环画;更获得了那一届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山道弯弯》的成功,把我送进了南南北北大大小小报刊、出版社编辑的视野,上门向我约稿者众多。同时,我又是报社副刊的编辑,上门向我送稿的作者也很多。每天下班后,到我家出出进进的人不断,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当时,我正动笔写反映煤矿生活的长篇小说《风雨山中路》。我只有下班后可怜的一点时间啊!真是苦恼和纠结。

人们处理事物的智慧,常常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每天晚上8点多,我就上床睡觉。来人见我睡了,送稿的留下稿子、约稿的留下字条就走了。凌晨3点钟我就起床,这时没人上门,四周安安静静,我很快就进入创作状态。这个早睡早起的习惯延续至今没有改变。我就利用每天3点到8点上班前的四五个小时,写下四五千字来。两个月后,这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就只剩下最后三四万字没写出来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项重要的采访任务落到了我身上。

那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湖南日报社决定派记者进京采访一批湘籍老革命家。我当时在湖南日报《洞庭》副刊负责人物专访、故园情等栏目的编辑工作,这个任务自然落到我的头上。部领导找我谈话时,我心里直叫苦:能不能推后一点,哪怕推后10天、一个星期,让我把这部长篇写完也好啊!然而我自知这任务的分量,不能讲价钱。

湖南日报这一报道计划得到了湖南省委的支持,由省委办公厅开出了介绍信。就这样,我怀揣着省委的介绍信进京了,全身心扑到了这次采访上……我走进罗荣桓元帅的家,采访他的夫人林月琴;敲开了开国上将肖克的家门;采访了贺龙元帅的前夫人、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女红军蹇先任;访问了湖南和平解放时中共五人领导小组成员、中共长沙市委第一任书记曹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批判的“三家村”之一廖沫沙……

14天里,我写了9篇人物专访,3篇为老革命家代笔的《故园情》文章。当这些文章在建党60周年前夕密集见报时,我心里真高兴,领导也非常满意。当时文艺部副主任、《洞庭》副刊主编周绍颐笑着对我说:“这次任务你完成得非常漂亮。我知道你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还没有完工,给你一个星期的假,去把它写完吧!”

1982年,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风雨山中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此后多次重版,并被湖南人民广播电台选中进行连播,后来又获得了由中国作家协会与煤炭工业部中国煤矿宣传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煤矿题材长篇小说“乌金”奖。

岁月悠悠,往事历历。湖南日报爱我,我爱湖南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