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土地成交 | 保利摘得洋湖低密墅级地块,美的再次落子芙蓉区 每日消息

土地成交 | 保利摘得洋湖低密墅级地块,美的再次落子芙蓉区 每日消息

【世界热闻】新凤鸣: 第五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世界热闻】新凤鸣: 第五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家电

天天快资讯:服务千乡万村 带动产业兴旺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初入六月,广东清远已经是热浪阵阵。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村口,傅雪珍开了一家售卖土特产的小店。通过一边摆摊售卖当地特产、一边抽空做旅游讲解员,她一年能稳定实现五六万元的收入。“农行帮了我的大忙。”傅雪珍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贷款可以随借随还,满足收购时的资金需求,实实在在解决了他们在“钱”上面的难题。

图为连樟村村口的“特产街”。记者 余嘉欣 摄

同是连樟村村民的陆国勇,这两年向当地农商银行借贷45万元,在村里开了一栋三层楼的民宿。“我人生的几次转折点全靠银行支持。”谈到一路走来的创业路,陆国勇很是感慨。1992年,他第一次向农商银行贷款2500元,成为一名货车司机走南闯北。如今,他再次回到村里做酒厂、开民宿。30年来,银行的金融支持帮他过上了小康生活。


【资料图】

傅雪珍和陆国勇是两位普通村民,随着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他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近年来,金融部门从服务实体经济出发,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支持,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截至2023年4月末,我国涉农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4%。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

在人民银行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各地金融机构加大投入、下沉金融服务、立足当地特色、创新金融产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的金融助力,提升了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镇一助理 将服务窗口搬到田间地头

陆国威是一名“90后”,祖祖辈辈都住在广东清远英德市连樟村,家里的一半收入来源于种植当地特产麻竹笋。为了买苗买肥料,2019年,他向当地农商银行申请了一笔6万元的信用贷款。

“那时候我办的是集体贷,平时买肥料什么的应应急。”陆国威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比起个人申请贷款,集体贷利息更实惠,而且没有抵押,用手机就能办理,很方便。”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连樟村早在2019年就已获得了整村授信。“获取金融服务更方便了。”不少村民都有和陆国威相似的感受,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村民们会主动寻求金融机构的帮助。

提到村里的变化,连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深有感触:“以前想贷款可不容易,需要费时费精力到镇上办理。现在金融服务直达家门口,金融助理到村里上门走访,与村民们拉家常、聊产业发展状况、宣传金融服务政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渠道更加顺畅了。”

陆飞红口中的金融助理,正是农业银行清远分行派驻连江口镇担任金融助理的纪逾睿。

上门介绍金融产品、帮助村民解决融资难题、推动整村授信、为村镇产业项目提供决策建议……在这里,他扮演着金融服务员、宣传员和联络员的角色,为村民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金融助理是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指导下,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创新推出的金融服务。“自2021年8月起,农业银行清远分行在全市派出71名金融助理扎根村镇,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产业帮扶,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农业银行清远分行负责人蔡志兴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我们走遍千村万落,为每个镇量身定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方案。将农行‘服务窗口’搬到‘田间地头家门口’。”纪逾睿说。目前,他已为驻地镇约100户农户办理农户贷款1300多万元,还帮助连江口镇引入香菇种植产业,参与“禾虫+水稻”等项目帮扶。

以金融助理为支点,“融资+融智”相结合,金融服务和乡村振兴在这里实现了深度融合。“截至4月末,清远市金融机构累计已派驻1500多名金融人才驻镇帮镇扶村。”人民银行清远市中心支行行长刘淑敏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创建“金融助理”“金融特派员”“金融村官”等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人民银行清远中支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下沉,打通了乡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县一特色 让金融支持惠及万户千村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金融机构不仅积极下沉服务,还不断创新信贷产品,依据当地特色为农业主体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让金融支持惠及万户千村。

在湖南株洲市炎陵县,中村瑶族乡是知名的黄桃产区。这里几乎村村种黄桃,2022年,全县实现了黄桃销售7.2万吨,综合产值达24亿元。

在龙潭村,果农何松青向《金融时报》记者讲述了他种植黄桃的故事。

“这一片黄桃园有300多亩,都是我的合作社在种。”时值5月末,沿着何松青所指的方向,已挂果的黄桃树套着防虫袋在记者眼前连成了一片绿荫。靠着这片黄桃园,合作社6户人家基本每户都能实现10万元以上的年收入。

“我们刚开始种植黄桃时,要买苗子,要施肥,要请人工,投入很大。但桃树要生长三年后才能挂果。”何松青对《金融时报》记者说,“炎陵农商银行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在2011年时,由于资金不足,何松青只种了两亩黄桃树。后来,他向炎陵农商银行申请了10万元贷款,扩大了种植面积。“我依靠黄桃种植收入还清了贷款,2017年我又向农商银行申请了30万元的‘黄桃贷’,种植面积达到了50余亩,每年的收入也在增加……”如今,何松青成立了合作社,种植黄桃每年净利润能达到20万元,他也成为了村里的“种桃大户”。

据了解,为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炎陵农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炎陵县支行针对黄桃产业均推出“黄桃贷”,根据农户种植面积、数量、销售情况和家庭资产负债情况等综合评级授信,为农户发放无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解决果农融资难、种植难、销售难问题。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特色支农’,大力支持黄桃产业发展。”炎陵农商银行董事长罗晃表示。“黄桃贷”是以人民银行发放的扶贫再贷款和支农再贷款为依托,以优惠利率对果农发放贷款,发放额度已超过6亿元,黄桃产业金融覆盖面超过98%。

“黄桃贷”正是金融支持乡村特色产业的缩影。醴陵油茶、白关丝瓜、攸县香干……近年来,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聚焦特色产业,多角度探索金融创新,用足支农再贷款,确保央行优惠资金精准直达涉农主体。

“我们聚焦县域产业特色,指导金融机构围绕120余个县市区的8类特色产业,以‘一县一特’‘一特多品’为原则,打造特色产业金融品牌。为特色产业领域市场主体量身定制‘黄花贷’‘稻虾贷’‘金银花种植险’等多种专属金融产品。”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楼航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道。

以湖南为代表,为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全国多地组织金融机构下沉农业产业园区,助推乡村产业多元化、链条式发展,让金融支持惠及万户千村,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由点扩面 全局规划 绘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路线图

为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能力,不仅要发展特色产品、培育特色产业,还要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和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移动支付是提升金融服务普及率的关键基础。近年来,各地以移动支付为桥梁,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英德市浈阳峡风景区是连江口镇移动支付示范商圈。

在浈阳峡风景区,丽源商行的老板陈志光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从2019年开始使用移动支付起,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还带来了客户的增长。“使用移动支付不需要判别真假钞以及找零钱,结算速度非常快而且准确。我们这里是旅游景区,买东西的游客很多,移动收银台大幅提升了销售商品的效率。”

“我们还积极提升商户、用户活跃度。”英德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鄢宏开说,“将便捷、安全、高效的移动支付方式融入景区商户日常营销活动中。”

据景区副总经理卢宇辉介绍,浈阳峡风景区目前已为商圈85%的商户铺设了“悦农e付”收银台,截至4月末,景区商户留存率为98%。

“我们积极推进移动支付服务融入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促进本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保障。”刘淑敏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清远市累计打造镇域移动支付示范商圈40个,支持2.28万户乡镇商户受理多种移动支付服务。

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破解涉农主体融资难题方面,人民银行清远中支也作出诸多探索。通过深化“农融通”平台应用,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评定和创建;以信用村为单位,为信用良好的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信贷支持,解决农民贷款难题。

“通过整村授信,我们帮助辖内164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7653家涉农主体获得融资,融资金额10.11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的资金和数据支持。”刘淑敏表示。

此外,近年来,人民银行清远中支聚焦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积极做好“土特产”文章,助推清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例如,推动金融机构为茶农、茶企整体授信50亿元,助力打造英德红茶百亿元产值产业。

“我们创新‘政府增信+农业龙头+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支持了一大批红茶种植大户走上致富路、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发家致富,实现了企业增盈、农民增收,助推了产业快速发展。”在英德红旗茶厂,蔡志兴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从农户贷,到产业扶持,再到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支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以广东、湖南为代表,金融服务走出了一条扩点至面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道路。在政策引导下,更多金融资源正在源源不断流向乡村振兴领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