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覆盖全省13市(地)21家试点单位 我省开展老年营养餐桌试点工作

覆盖全省13市(地)21家试点单位 我省开展老年营养餐桌试点工作

元朝亲王等级(元朝王爷等级)

元朝亲王等级(元朝王爷等级)

家电

我们如何看待医生?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之际,本报采访多位居民

●救死扶伤,保证社会安宁和生活稳定;“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即使无法治愈每个病人,仍竭尽所能

《生命时报》第1729期头版


(资料图片)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  刘玉村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  俞光岩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史与医学哲学系教授  张大庆

本报记者  高  阳  任琳贤

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崇高的健康使命,让无数普通人因一袭白衣而不再普通。尤其是回望3年多的抗疫经历,我们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广大医护人员,又将是谁与病魔迎面对抗。今年的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借此之际,《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不同年龄的人们,听他们对医生作用的看法;也对话了医学行业的专家,分享他们对医生价值的思考。

人们回答:假如没有医生会怎样

如果这个社会没有医生会怎样?人们给出了非常质朴的回答:

5岁的北京某幼儿园小班学生宋梓凡说:“没有医生,肚子就会一直疼,地球上所有人就会变成病人,会变得一团糟吧?”

17岁的吉林某中学学生徐瑞说:“如果世界上没有医生,那就回到了原始社会,生病只能靠自己扛,传染病也得不到控制。所以,我想当一名医生,今年报考了医学专业,希望以后能治病救人。”

29岁的河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姜淑琴认为:“无论什么朝代,人都是要看病的,假如没有了医生,鼠疫、天花、霍乱还在横行,社会也会动荡,人类品质会恶化,文明或许不再文明了。”

38岁的湖南二胎妈妈曹丽雯说:“我去年怀二胎时,血糖很高,加上高龄,如果没有医生帮我做孕期调理,我可能无法诞下新生命。”

46岁的安徽某社区医院志愿者郭磊表示:“3年疫情,医护们付出了很多。去年底,医生们都是第一波‘阳’的,他们轻伤不下火线,病刚好点,就回到工作岗位上了,真不容易!没有这些医护,患者找谁治疗呢?”

59岁的河北农民赵守财说:“7月中旬,我老伴儿突发心梗,幸亏村医及时赶到,这才捡回一条命。当医生的都是菩萨心肠,没有医生就没人保健康了。”

78岁的黑龙江退伍老兵李承林表示:“我一生敬重三种人:卫国戍边的军人、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老师,这是对民族存亡最重要的三个职业。没有医生,哪能有老百姓的好日子?”

90岁的上海退休老教授刘卫国坦言:“去年年底,我摔伤了髋关节,但因为年纪大、风险高,很多医院不敢给我做手术,后来我终于找到一位医生帮我做了髋关节手术,现在能站起来了。多亏了医生愿意为我‘冒险’,我才有机会继续站着活下去。”

医生的完整职能是既看病又看人

“大众对医生的评价都围绕着‘救死扶伤’四个字,有史以来从未变过。放眼于历史长河,医者价值不止于此。”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史与医学哲学系教授张大庆说,医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原始社会,人们面对未知的明天、突降的灾祸、生存的问题,会问天占卜,所以最早的“医”和“巫”是相通的,他们负责解释星象、水流、气候等,保障了社会安宁和生活稳定。如今,医者的职业内涵变得更宽泛,除了治病救人,在微生物实验、临床研究、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科普宣传等诸多领域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可以说,医生是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柱石之一。

“医生不是神仙,因为疾病极其复杂。”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俞光岩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美国医生特鲁多对行医生涯的总结,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其揭示了医疗最真实的样子。“治愈”是医生基本职责,但人类能战胜的疾病只是少数,即便技术再先进、金钱再富足,医生也无法治愈每一个病人。“常常是帮助”道出的是医生最本质的作用,一些疾病虽达不到彻底治愈,医生却能利用现有技术和能力,帮患者解除、控制或缓解病痛。“总是去安慰”体现了医生的社会价值,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和信念,对健康有着巨大影响。比如,有的癌症无法治愈,病人和家属可能会陷入绝望,而医生如果能鼓励和安慰他们,帮他们积极对抗疾病、配合治疗,不仅能帮患者延长生命,也能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所以当医生既要看病,又要看人。诊断疾病、缓解和治疗病痛、帮患者疏导应对疾病的心理压力,才是医生的完整职能。”俞光岩说。

近年来,医学科普逐渐受到关注,被纳入医生评价的一部分。在俞光岩看来,科普也是医生职业功能的一部分,它能起到安慰病人的作用。人在看病前后是最需要健康知识,也最听得进去健康建议的时候,医生向病人传递健康知识,预防未来更多疾病的发生,是防病抗病的关键。

从学医那一刻起就要信念坚定

“工作时间长、精神压力大、薪酬待遇低”这是多项有关医生职业现状调查的结果。张大庆表示,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不一样,其他行业的人在二三十岁时可能已经工作多年,有了一定的收入,而医生此时还处于求学期,与同龄人的成就感会有差距,尤其对年轻基层医生而言,一些现实的生存压力会打击他们从医的初心。

“人间走一遭,不过几十年,我们除了吃饱穿暖,过好日子,还应该为别人、为社会做点什么,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医生这个职业,有很多帮助人的机会。我主攻的是口腔颌面肿瘤,遇到一些二三十年前曾为他们做过手术的患者,我会主动邀请他们一起合影,因为帮患者延续生命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这份职业带来的独特精神享受,不是物质回报能替代的。”俞光岩说。

北京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说,每年高考后学医的学生基本稳定在5%左右,精英化的培养之下,医生需要做出更大的奉献,履行更大的责任。不过,医生也都是普通人,面临的职业挑战是客观存在的——学习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如果想在从医道路上坚持下来,就要从选择学医那一刻起,目标明确,坚定理想信念。

刘玉村说,没有哪个职业的进校第一课就是宣誓。医学生们都是读着“希波克拉底誓言”开启学习生涯的,进入临床工作前还要参加“白大衣授予仪式”,由老师为每位学生披上白大衣。这不仅是一种职业象征,还是一种行为内化,具有强烈的隐喻意义:学生阶段,白大衣可以保护你,比如在实验和解剖中免受污染;进入临床后,穿上这件白大衣就是为了保护患者,而不是保护自己了。“这种庄重的仪式感是对医者仁心的言传身教。”

医患的尊严要相互成就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医患矛盾、医疗腐败事件,引发社会诸多关注。刘玉村认为,社会发展需要医生,医生需要立志成为行业标杆,同样,医生也要享有相应的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怎么看待医护的价值和地位,社会应该给予医护怎样的收入水平,需要整个社会的探讨和认可。”

张大庆认为,医者的尊严是要靠自己赋予的,正如我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所言:“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我希望我的同行们,遇到疾病肆虐时,能够上得去,为国效力,在平时也能修炼好身心,爱护病人,受人尊重。”刘玉村说,医生首先要讲仁心,心肠应当是柔软的,关爱别人的,心肠狠的人别当医生。其次,医生要讲人格,这是外化的、能表现出来的行为,比如在病人给的红包、厂家给的回扣等利益诱惑面前,是否能恪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医生一定要保持“干净”,绝不碰法律红线,明白医生这个职业不可能大富大贵,即便做得很好,也只能达到一个小康水平。再次, 医生一定要审慎行使处方权,把握好开处方的分寸,不要轻易开大处方,这直接关系着每个病人、每个家庭。

俞光岩表示,医患之间绝对不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关系,医患都应有这个共识。医生要知道,你的职业有救死扶伤的公益性所在,不能把患者当作付费的客户;患者要明白,不是出钱就一定能把病治好,医疗有风险、有局限,也有不确定性。而互相尊重和信任是打通医患关系的桥梁。医生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工作要尽职尽力,尊重患者,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艺术,倾听患者的主诉,告知患者治疗的方案、费用以及医患可能承担的风险;患者要认真地去理解和尊重医生的决定,信任和配合治疗方案。没有尊重和信任,医生的职业尊严就得不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医生的尊严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维护。”刘玉村表示,首先,顶层设计要匹配到位。例如,医学生培养环节要减少教育资源浪费,结合当下学科发展的需要,分类招生,配置师资;改善医生薪酬体系,参照其他职业群体,设计一个均衡、有利于医生群体的薪酬制度设计,不同医院应清晰分类管理,明确各自的责任定位、责任目标。其次,医院的党建引领十分重要。公立医院有很强的公益性,除了坚持高质量和高速度发展,还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应该为“四轮驱动”,即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学科为根、管理有方,精神上“人人向上,人心向善”,制度上奖勤罚懒,优劳优得,同时给年轻医生们更多照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