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省港航集团“创新航线共舱管理新模式,共建江海联运绿色示范”荣获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佳”创新案例

省港航集团“创新航线共舱管理新模式,共建江海联运绿色示范”荣获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佳”创新案例

存在意外加速情况 现代在美召回3.8万辆混动版伊兰特

存在意外加速情况 现代在美召回3.8万辆混动版伊兰特

家电

奉贤的乡村有多少种鸟?这对父子来告诉你

来源:上海奉贤

在上海,一个普通的村庄里能看到多少种鸟?或许有人会说,不就是麻雀、燕子、野鸽子、白鹭这几种吗?奉贤村民唐磊给出的答案,是84种,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更新上涨。

唐果在稻田边拍鸟

从人民广场驱车一路南下,穿过虹梅南路隧道,沿着金海公路向东拐进一条乡间小道,树林深处的白色民宅,就是唐磊位于奉贤区西渡街道五宅村的家。他的家掩映在连片的稻田中,四周高耸的公益林把村子与大马路隔开,林子里不时飞出几只鸟儿,或飞在枣树枝叶间,或落到电线杆上,唐磊9岁的儿子唐果跑在田埂上,扛着相机守着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年多以前,当唐磊父子在五宅村正式辨识出第一只北红尾鸲时,他们也很难想象,这个黄浦江畔、上海西南边的村庄里,竟然生活着这么多鸟种。在唐磊看来,在村子里观鸟,像是一场找回人与自然联结的在地实验。

找回与自然的联结

唐磊家书房的一面墙上,贴满他跟儿子唐果这一年拍鸟的成果照片。在村里观鸟的开端是什么?唐磊已记不太清,“似乎是窗外的一声鸟鸣。”

唐磊是奉贤区金汇镇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去年3月,因疫情封控,唐磊一家从镇上搬回乡下,某天上网课时,一只“麻雀”飞落在家门口的电线杆上,从未听见过鸟鸣让唐果感到新奇。下课后,父子俩背上相机,试图去村里寻找那只鸟。

事后回忆起来,唐磊表示,那不过是只北红尾鸲,是上海最常见的鸟类之一。或许是之前住城里时,车水马龙声掩盖了鸟鸣,又许是高楼大厦阻隔了人与鸟类接触的途径,才让他们对这声鸟鸣感到新奇。但也正是从那天起,父子俩才意识到,原先竟从未关注过身边的大自然。

唐果去探秘五宅村的“魔术林”

于是,在村里观鸟,成了他们与脚下这片土地互动的方式。因唐果念书需要住回镇上,每逢周末与假期,唐磊父子就会抓紧时间背着相机与望远镜走遍五宅村的稻田、鱼塘、芦苇荡、小树林以及荒地,找寻鸟的踪迹。刚开始时,父子俩对鸟种几乎一无所知,每次看到飞鸟,就立刻按下快门,回到家后再按图索骥,只要有新品种的鸟儿出现,就记录在相应的小程序上。他们最新的数据显示,在五宅村出现的鸟已突破84种。

唐磊父子在五宅村内观鸟

“观鸟之后才知道,以往我们默认的‘麻雀’,其实都不是麻雀,它们有可能是树鹨、中华攀雀、灰头鹀等。等到春秋候鸟迁徙季,村里的水田恰处于播种前的蓄水期,类湿地的属性会吸引白鹭、青脚鹬、扇尾沙锥、长脚鹬、牛背鹭等。聒噪的芦苇荡里,藏身着棕头鸦雀、白腰文鸟、苇鹀、田鹀,甚至还有绿翅鸭、小和黑水鸡……”如今,再次谈起五宅村里的鸟类,唐磊滔滔不绝。

戴胜鸟

白头鹎伫立在雨中

五宅村内拍到的上海罕见林鸟北鹨

苍鹰

观鸟的过程也常常充满惊喜。比如,某个傍晚,唐磊父子在散步时曾发现过一只罕见的苍鹰落在高耸的水杉树顶上,睥睨天下的模样颇有压迫感。唐果还注意到,苍鹰不远处,一只喜鹊正盯得目不转睛,气氛剑拔弩张。“喜鹊的领地意识很强。传闻都说,猛禽旁边总会有喜鹊,这次亲眼见到,果真一样。”唐果说。

观鸟分享

对唐果来说,回村观鸟,既是从学习压力中短暂的抽离,又是宝贵的自然教育经历。他与父亲唐磊曾应邀去学校的班级里做过观鸟摄影的分享,丰富鲜活的乡村体验也让同学们感到艳羡。“孩子们都对鸟很感兴趣,但平时住在高楼里,很少有与其亲密接触的机会。”唐磊说。

成为自然界的旁观者

暗绿绣眼鸟在樱花之间来回跳动,花下老农正举锄耕耘

飞翔的雉鸡

农田开始灌溉,白鹭、牛背鹭、八哥、灰椋鸟等出现

唐磊曾目睹一群暗绿绣眼鸟在樱花之间来回跳动,花下有一位老农正在举锄耕耘。在他看来,在村里观鸟,幸福感来自真切感受到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如何与人形成平等有机的交织互动。他也曾在荒地中被一只雉鸡驱赶,对方扑棱着翅膀,守着身后的草丛,生物特有的领地意识再次加深了“去人类中心论”的含义,“我们与鸟共享着村里的每一方土地。”

解救乌鸫

拆除捕鸟网

但气愤的时刻同样也有。唐磊记得,在村里某片树林观鸟时,曾意外发现村民安插了捕鸟网,这张细密巨大的网上,一只乌鸫正奋力挣扎。父子俩把网剪开,鸟儿被成功解救,但他依然感到担忧,“村民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还是不够强。”

正是在一次次与鸟类打交道的过程中,唐磊开始反思人与自然间关系。

某次“好心办坏事”的经历让他心有戚戚。今年春天,唐磊父子在五宅村内一处即将拆迁的宅基门檐上发现两个燕窝,考虑到若春归的燕子不放弃旧巢,极有可能在育雏期间碰上拆房,因此,他们索性将燕巢拆除,避免悲剧发生。

正在打架的金腰燕

不多久,这对金腰燕从南方飞回,发现原先的巢没了后,竟又原地重建。筑巢期间的某天,父子俩意外看到,另一只雄性的金腰燕飞来抢夺鸟巢,随后两只雄鸟竟在空中扭打起来,“先是互啄,再用翅膀互扇,一会在半空打,一会又落到地上打。有意思的是,雌鸟还低飞在一旁助威。”宛若动物世界纪录片中才会出现的情节,让父子入迷地看了一下午,直到太阳落山,他们必须回家,两只鸟也未分出胜负。

“希望最后是‘原住民’赢了吧。”回家后,唐磊对拆燕巢感到些许后悔,他忽然意识到,或许对自然生物来说,人类有心的介入并不总意味着好事,有时甚至会给其招致灾祸。与自然相处,同样需要保持边界感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心。

棕背伯劳捕食

田野里的雉鸡

这也是唐磊很少去观鸟景点的原因。他曾带着儿子去过南汇东滩的“魔术林”,但那种一排长枪短炮对准一只鸟、为了拍到满意的角度,甚至不惜用道具将鸟引到镜头前的氛围,让他感到不适。“观鸟应该是两个平等的个体自然而然的相遇。”因而,在五宅村内观鸟,他们也从不会因想要拍到某一种鸟而特地蹲守或故设陷阱,或许正是一次次偶然的邂逅,才让他们捕捉到鸟儿更灵动、更自然的瞬间。

鸟多了,人也回村了

唐果与村里的阿婆分享拍到的鸟的照片

五宅村的村民几乎都认识唐磊父子,提起来,就是“那对背着相机拍鸟的父子”。唐果告诉记者,在村里拍鸟时,偶尔会有阿婆爷叔凑过来看他拍的照片,并对鸟的模样啧啧称奇。“他们也很好奇,虽然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但很多鸟基本都没能近距离看清过,更别说叫上名字。”

布置图片展

观鸟成果分享会

因而,今年初夏,唐磊父子在家不远处的树林里举办了一场名为“身边的精灵”的小型摄影展及分享会,精选了近一年来在村里拍到的60多种鸟类的照片,将其悬挂于树木之间,供亲朋好友与五宅村的村民免费参观,带领他们认识与自己共享同个村庄的“邻居”,也希望借此机会唤起更多人对周遭土地的关注。别开生面的摄影展让村民感到新奇,纷纷前来观看,然后发出类似的感叹:“原来村里有这么多鸟,原来这种鸟叫这个名字。”

牛背鹭

黑翅长脚鹬

唐磊今年40多岁,与鸟接触却不是头一回。“年轻时,我还捕过鸟。”他惭愧地说,但也因这段经历,他与鸟之间的羁绊变得更深。20多年过去,再次关注村里的鸟儿时,唐磊意外发现:鸟,真的多了很多。“以前捕鸟时,我们这里基本上看不到喜鹊、珠颈斑鸠,连白鹭都很少,但现在到处都能见到喜鹊,白鹭更是铺天盖地。”

他把这一切归功于村里的生态环境日益变好。唐磊介绍,鸟类的生存依赖茂密的树林及湿地,安全隐蔽的栖息环境及干净的水源对其很重要。然而,早年间,五宅村的不少民宅被租用做小作坊加工厂,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黑烟,污水管道直排田间,河流经常发黑;而村里大量的外来务工者的住宿需求又催生了大规模的违章建筑,一寸寸挤压着村里本就有限的土地资源。

远东树莺

抓到蚯蚓的乌鸫和采摘蔬菜的阿婆

这一切都在上海“美丽乡村”工程推进后得到改善。唐磊目睹了全程的变化:工厂撤出、违建拆了、河道整治了、公益林种起来了。如今,五宅村的森林覆盖率达33%,河水也愈加清澈,环境变好的同时,也渐渐有村民从城里返乡居住,唐磊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他回到五宅村,修缮了老宅,开启了“田园牧歌”的生活副本,“生态环境变好了,回来的何止是鸟,还有我们。”

(转自:上海奉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