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警方通报辅警执法直播中被撞飞:犯罪嫌疑人已投案

警方通报辅警执法直播中被撞飞:犯罪嫌疑人已投案

票房这么火爆,如何请视障人士“看”一场电影?

票房这么火爆,如何请视障人士“看”一场电影?

家电

姐弟恋、线下奔赴:95后的爱情被互联网重构了

来源:快科技

在1月24日晚做出在京就地过年决定后,1995年出生的互联网大厂工程师柳明松了一口气。就在两周前,他远在老家高邮的父母用兴奋而不容置疑的口吻告知他:在春节假期,已经为他安排了5场相亲。

其中一位肤白、高挑、模样清秀的当地老师,备受柳明父母瞩目,他们甚至明示自己儿子“重点准备”。

临近春节,一年一度的“催婚潮”“相亲热”再次上映,而95后已经成为“被催婚”和“被相亲”的主力。相关统计显示,25至34岁单身人士,占据了相亲市场约70%份额,而其中1995~1999年出生人士正在成为增速最快的群体。

相亲和随之而来的“婚姻”二字,让柳明深感恐惧。就在他供职的互联网公司内,同组的9位已婚男士中,3位已经离婚,另有4位谈起婚姻时眼中的光芒会消散。

过来人的经验并非柳明恐婚的唯一原因,他最大的恐惧来自“担忧内心世界的崩塌”——跟很多中国Z世代年轻人一样,他渴望以自己愉快的方式生活,而非讨好他人。“我不能因为一个妹子,而摧毁我爱的一切。”

在柳明居住的房间内,墙壁上贴满了芭芭拉海报(芭芭拉是《原神》游戏中高人气角色),他养了两只猫、三只乌龟,在不加班的时候每天至少把2小时消耗在游戏上。他是B站资深大会员,吃饭时必须要看几位“宅舞”UP主的视频才能下饭。就在最近,他开始琢磨买一个大号鱼缸和一对芦丁鸡丰富自己的单身生活。

“我想谈恋爱,但不想结婚。最好能有一个女孩喜欢玩《原神》、喜欢《LoveLive》,喜欢看番,能跟我一样口若悬河地聊动漫梗。然后我俩一起畅玩,去逛漫展、去秋叶原……”柳明激情澎湃地告诉虎嗅。

春节前后的催婚热、相亲潮,让95后的“情感倔强”更加凸显。1月25日,有媒体报道在杭州当地红娘已经进入“加班周期”,顶级红娘在整个过年期间忙碌到只能短休一个除夕。在1月20日,有婚恋平台知情人士告诉虎嗅,由于今年“就地过年”现象突出,部分婚恋平台已经从1月初开始流量激增,致使团队连夜加班。

“95后这代人的恋爱观与众不同。”百合佳缘集团首席心理咨询师、情感专家谈檀告诉虎嗅,这代人对独立自由的精神世界非常看重,他们希望彰显自己的个性,且非常在意“表达”。“95后在感情世界中渴望获得精神共鸣,他们渴望更为平等的关系,渴望双向奔赴。”

让谈檀印象深刻的细节来自一次对95后用户的授课,当时她讲到古典传说中爱情的象征“比翼鸟”(雌鸟和雄鸟分别只有一只翅膀,需要合体才能飞行)当时有95后学员直接提出:“我们也希望比翼齐飞,但是我需要先长出两只翅膀,这样就算没有另一半,我也可以自由飞行,而非必须依赖另一半才能飞。”

对95后而言,他们不想妥协。95后想在爱情这场持久战中表现出更多“倔强”:如何在品尝爱情甜蜜的同时保持独立自由,成为了这代人思考的关键问题。

“玩游戏的好男人”

当1998年出生女孩孙雨朦告诉父母,自己通过《王者荣耀》这款游戏认识了现男友时,她60年代出生的父母感到了忧虑。

他们脑海中闪过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网络诈骗”和“网瘾少年”。

这成为了阻碍孙雨朦和男友升华爱情的关键壁垒,无论这位即将24岁的女生如何劝说,她的父母总是苦口婆心地告诉她:“找男人最好找体制内的,当老师的也不错,要有五险一金,工作稳定。”

就在2021年,孙雨朦“被强迫”相亲了一位32岁的历史老师,模样端正、文质彬彬。但是这次相亲让孙雨朦坚定了对现男友追随到底的决心,只因为在饭桌上这位历史老师对游戏和动漫一无所知,这让孙雨朦感到难以沟通。当青年教师开始讲起历史上两场著名的战役时,孙雨朦甚至一度幻想自己正在演日本电影《天使之恋》,但她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是那个能够爱上“学究”的“佐佐木希”。

孙雨朦的经历,对95后而言并非孤例。

“与其说这代人在寻找恋人,不如说在寻找知音。”亚文化研究者王晓燕告诉虎嗅,圈层社交是解读这代人情感世界的关键钥匙,“恋爱是社交的一种,对这代人而言是一种特殊的圈层社交。他们会先明确自己的兴趣标签和个性符号,并基于此去寻找朋友乃至恋人。”

简言之,这是一代对“精神共鸣”“认知同频”极为重视的年轻人。基于更为丰富的互联网媒介,他们可以通过“虚拟世界”对另一个人产生很深的感情,甚至可以因为精神层的喜欢演变为物质世界的情感依赖。

谈檀发现,在疫情期间,居家生活让这一现象被放大。很多95后通过游戏、连麦、线上狼人杀等方式认识并熟悉彼此。“某种意义上,这代人甚至对颜值的要求也在降低,比如一个男孩在游戏中非常强,可以带女孩上分,女孩会逐渐产生崇拜感和依赖度,并发展出爱情,甚至忽略部分外貌因素。”

孙雨朦的经历便是例证之一:她有着170的身高、秀丽的外貌,自幼便抱持“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心,一直坚信自己会找一个肖战、易烊千玺般的男友。谁料在2020年,偶然在几局《王者荣耀》游戏中,她遇到了一位善于使用“李白”的男生。除了有着潇洒的操作,男生的声音也非常有磁性。二人通过游戏相识,此后半年,这位男生每晚都陪她上分,还给她大量购买皮肤和英雄并耐心指导她操作。

孙雨朦逐渐对男生产生好感,最终决定和男生“奔现”。结果发现,这位操作李白的男生是一位身高166、皮肤黝黑的男子,但孙雨朦并未因之放弃这段感情,最终还是与之携手。“他经常可以Carry全场,风采充满英雄气,加上我俩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聊,所以我觉得颜值不是关键要素。”

“在95后恋爱过程中,社交娱乐化是关键趋势。对这代人而言,游戏、连麦、剧本杀、狼人杀都是新的社交货币,而这些社交货币在满足社交属性之外,还有极强的娱乐属性。”谈檀认为,95后年轻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较为清晰的“兴趣标签”,他们最终寻找的是有着共同兴趣的同一类人,在娱乐属性之外,这代人对于“线上”的依赖度明显提高。

这种变化,并非只发生在中国。美股分析师刘彬告诉虎嗅,2020年之后,北美社交APP市场正在发生蝶变,针对年轻一代用户的需求,更多团队开始增加产品的娱乐属性或场景化。

“比如2021年很火的项目,是健身社交、宠物社交等产品。它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下,年轻人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好。这和国内95后年轻人的需求趋势是非常相似的。”

在刘彬看来,这种共性的变化,本质上是“媒介对一代人的重构”。“95后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不仅工作生活高度依赖互联网,娱乐消遣也彻底完成了互联网化。”刘彬指出了游戏领域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手机游戏还是主机游戏,社交化、玩家高互动性正在成为关键要素。

而这些产品的本质,是可以承担更多用户的“社交需求”,当年轻一代把一部分日常社交需求通过游戏或者游戏化产品承载时,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也会逐渐发生质变。“这是一种双向影响,螺旋叠加,最终的结果是这代人形成了某些特质。”

被互联网重构的95后爱情

80后职场人吴晶依然记得自己年轻时的恋爱之路:2007年,26岁的吴晶在豆瓣组织的一场线下读书会上认识了日后的丈夫。以现在的互联网手段来看,那是一个古典时代:吴晶通过网页报名活动,通过邮箱获得成功入选活动的通知,在会场她和日后老公的邂逅方式是“加了QQ”。

看电影成为了吴晶那代人最关键的线下约会方式之一。她印象深刻的是,在UME影城观看那年热映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时,二人第一次牵手,而《哈利波特》正是她中学时代最流行的小说之一。

十五年后,一切都被互联网重构了。

1996年出生的男生杨滨在元旦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告白——在夜晚和中意女生连麦时,他突然询问对方是否愿意“耍朋友”,而“对面”的1997年女生几乎没有犹豫,瞬间同意。这只是他们的第6次连麦,在过往5次中二人只是连麦看书。

连麦看书是非常95后的一种“恋爱方式”。年轻男女只是打开麦克风,然后安静地各自看书,或者做其他各种事情。“看书”这个关键词,更多地是在描述二人都喜“静”。相比之下,“连麦遛狗”“连麦夜宵”就躁动得多。

在连麦时,二人并不需要唠嗑。大部分连麦行为的关键在于让彼此感知到“有人陪伴”。2000年出生的大学生旭阳告诉虎嗅,他有时会和朋友“连麦睡觉”,甚至会听到对方的打呼噜声,但却“在保持了最大独立空间的情况下,有效缓解了孤独感”。

孤独是95后这代人的“紧箍咒”。

有多年教育经历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者梦澜告诉虎嗅,95后身上普遍有两个关键词:独生子女、忙碌的父母一代。“95后的父母在孩子10~18岁阶段,普遍处于职场压力期,这种“市场化”的职场压力是很多50后、60后未曾体验的,这导致着部分95后在成长过程中更缺少陪伴或长辈关注。”

互联网产品顺理成章成为了这代人成长之路上的“解忧之物”。

2010~2016年,游戏产业迎来大爆发。2010年中国游戏产业规模约349亿元,而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为1655.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游戏占比持续升高,到了2016年移动游戏市场占比首次超过端游,并自此坐稳“增速最快细分市场”宝座。伴随游戏产业大发展而来的,是社交APP进入新周期,在2011年腾讯推出微信后,不同场景下不同APP的“使用频率”开始出现差异。正是在这段时期内,QQ大幅度改革并开始和微信彻底走上不同道路。

另一个关键变量是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在2015年,中国4G网络用户已经超过3.12亿人,在当时一份“关于大中小学生移动网络使用和手机拥有率”的调查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95后大学生和高中生的手机拥有率最高。

“如果说90年早期用户,开始成为互联网原住民,那么95后是智能手机原住民。”王晓燕认为这代人的成长被基于互联网的大量“虚拟产品”围绕,和80后玩红白机长大不同,这代人不仅有硬件更有硬件背后的互联网世界。

据几位学界人士介绍,早在2018年,国内外的机构已经不约而同研究“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产品”对人类的深度影响。一部分研究显示,这种影响甚至已经延展到生物层——由于一部分新生儿在出生不久就接触到Pad、手机等产品,他们的视觉神经发展节奏出现了改变。而由于在成长过程中,部分青年长期以坐姿玩游戏,脊椎和惯用手都在悄然发生“生理变化”。

作为变化的另一种结果,95后对于互联网世界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前辈。资深亚文化研究者、少年心理研究人士王畅认为今天95后在感情世界中对网络世界持开放态度的根源,和过往十年他们“活在互联网世界中”关系密切。“这代人对于线下世界的接触更为谨慎。”

“95后更喜欢小社群的活动,而非大社群。”谈檀告诉虎嗅95后非常注重感情交流过程中的“效率”。而他们评估效率的关键是“时间性价比高”“更低的沟通成本”“更易掌控的社交节奏”,而线上成为了他们的优选。

1997年出生男生廖克透露了自己的恋爱秘诀:用QQ而非微信,尽量用游戏、连麦等方式增加接触,不拖泥带水——只要情绪来了,随时表白简单直接。而另一位1999年出生的女生告诉虎嗅,她并不介意“女追男”,遇到喜欢的男生,会主动出击。

“这是更为平等的一代。在爱情中,95后渴望呈现出势均力敌的平衡态势,而非女方依赖男方,或者男方卑微追求女方。在95后恋爱案例中,我们发现他们更注重沟通、直率地表达、给彼此留出空间。”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情感专家告诉虎嗅,圈内一部分研究者在私下聊天时会觉得,95后这代人的爱情观“开放且现代”。“或许,这才是互联网精神?”

姐弟恋时代?

“我观察发现,95后男生对姐弟恋的接受度明显提高。对女生年龄的接受范围也扩展到了比自己大5~10岁。”谈檀说在自己平时的研究和调研中,她发现接近六成的95后男生对姐弟恋持开放态度或有过相关经历。

一位不愿具名的社会学研究者告诉虎嗅,从2013~2018年,网文和影视圈充斥大量“姐弟恋”或相关题材的作品,这形成了“引导力”。“一个典型的词是小鲜肉。以及由此产生的奶狗等说法,当我们去研究姐弟恋这个社会现象时,要看到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

隐藏在姐弟恋“潮流”背后的,其实是95后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恋爱观差异”。

谈檀认为95后恋爱中,地域导致的价值观差异正在减少,而性别带来的价值观差异在被放大。“以往,大城市和小镇的年轻人在爱情上的观念差异比较明显,而如今在95后这代人身上,这种差异在迅速消失,而男孩和女孩之间的观念差异在逐渐变大。”谈檀认为95后女孩普遍的态度是“对恋爱谨慎甚至不想恋爱+不想结婚”,而男孩普遍的态度是“渴望恋爱+不想结婚”。

95后女生对独立、自由的追求,让这代人渴望在恋爱关系中更具“平等地位”及“掌控力”。而她们又普遍把恋爱和婚姻分得很开:她们会去找有精神共鸣的人恋爱,然后在迈入婚姻大门时对男方的物质条件审慎研究。

去年11月,25岁的徐明定制了一副匾额挂在自己卧室门上:努力赚钱,远离爱情。

这位1997年出生的金融圈职场女生告诉虎嗅,在过去半年里她拒绝了家中安排的16场相亲。“在恋爱中,我不会取悦任何人,也不想妥协。我自己过也很好,我和猫一起便能幸福。”从初中起徐明便有丰富的情感经历,她直言已经“看透了爱情”。

而95后男生则往往处于一种略带矛盾的状态中:年轻荷尔蒙导致他们对恋爱充满渴望,但又恐惧走入婚姻时丧失自我——最终他们往往会寻找姐姐甚至妈妈感的、善于包容他们的成熟女人。

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指出了另一个特质,在研究95后恋爱现象时,他发现这代人中,男生在恋爱过程中对于“物质条件”的要求甚至高于女生。简言之,95后女生更容易风风火火地谈一场一穷二白的恋爱,而95后男生更愿意在物质较为丰沛的状态下享受爱情——这也给姐弟恋现象增多创下了机会。

当然,并非所有95后男生都乐于姐弟恋,但找到同龄恋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位2001年出生的男生描述了自己的心态:他暗恋的同班女生深爱同校学长,虽然他坚持陪伴该女生打游戏、做社团、修电脑,但却被告知“不够成熟”。

值得玩味的是,这位在线下世界饱尝“单恋之苦”的男生,在线上世界却人气颇高,通过一个游戏QQ群,他结识了几位93~94年的“姐姐”,凭借游戏实力+QQ群里的“爆梗王”身份,他最终成功与一位93年的姐姐网恋。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网恋三个月奔现后,他和93年的姐姐最终分手,对方告知他“二人性格不合”。“难道我的爱情,只能存在于互联网中么?”

这也是95后的共性烦恼——他们在互联网世界的人格、语言风格、情绪特点,和线下世界的状态有时会存在巨大差异。当异性被他们虚拟世界的人格迷住时,现实世界的“另一个自己”真的能持续吸引对方么?

1月24日,Meta发布官方文章介绍了正在建立的AI超级计算机,并表示这将加速Meta的元宇宙计划。1月27日,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正在测试元宇宙社交APP,而在不久前百度、网易均开始涉足元宇宙。在一个更为虚拟化的互联网世界中,爱情将会何去何从?

“每一个95后都幻想《刀剑神域》中的爱情——从虚拟世界的情感最终演变为现实爱情。但你有多大几率,找到自己的亚丝娜呢?”一位在不久前注册了某厂商元宇宙社交产品的95后告诉虎嗅,他愿意活在虚拟世界中,但这里并非“爱情天堂”,“你依然会遇到比你更会玩游戏、更会聊天、更能砸钱的人,去竞争心仪的人。你希望自己是虚拟世界的Neo,赢得一切、获得爱情,但很可能你只是那个渴望尝一口牛排的雷根。”

关键词: 恋爱 95后 姐弟恋、线下奔赴:95后的爱情被互联网重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