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全文是什么意思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全文是什么意思

高伟达8月16日快速反弹

高伟达8月16日快速反弹

家电

简析《再别康桥》

来源:​开封网

《再别康桥》是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诗中的两个元素不可或缺:一是英国剑桥大学之康桥,一是林徽因。

剑桥是徐志摩心中美、自由与爱的源地,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光,“散步,划船,骑自行车,抽烟,闲谈,吃五点钟茶牛油烤饼,看闲书”;冒着大雨邀温源宁同看雨后虹;结识狄更生和曼殊斐儿的“那二十分不死的时间”;而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诗人邂逅了林徽因。彼时16岁的少女,天真、活泼、灵动而又聪慧,让浪漫潇洒又率真幽默的诗人心生恋慕。于是一份真挚而热烈的爱情,一个聪慧灵动的林徽因,让诗人心中的自由、美与爱延伸开去,达到极致。

与林徽因的相识相交,和这首著名的《再别康桥》,是我们在谈论徐志摩时不可不说的两个话题。有人说,是《再别康桥》使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广为人知。也有人说,是对林徽因的爱使诗人的浪漫走向极致,写出了这首《再别康桥》。究竟谁因谁果谁先谁后已很难辩解得清楚,而这两者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中交相辉映,共同成就了诗人生命中的一段佳话。


【资料图】

于是,徐志摩、康桥、林徽因,以一种爱情传说的方式被联系起来。时至今日,这段爱情中美丽的细节已不为人知,诗人与佳人都已逝去,康桥沉默着。但我们愿用求美之心,透过诗人倾注于笔端的深情,去细细感受这段爱情,感受诗人的爱而无果,以及他不得不挥别离去的无奈与辛酸。

在这首诗里,作者以离别为题,表达了他对康桥和昔日爱人的依恋与不舍。这首诗共分七段,每段四句,二、四句押韵。音韵之美是本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不仅使诗歌极富感染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使诗歌本身有一种跌宕起伏的韵律美。

在第一段中,诗人直接交代了离别的情境:“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人说“我走了”,走是“轻轻的”,正如来是“轻轻的”,而招手亦是“轻轻的”。连用三个“轻轻的”,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柔情,让人生出一种不愿打扰的情怀。

而在接下来的第二、三、四段中,诗人运用想像、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通过“金柳”、“波光”、“青荇”、“柔波”、“榆阴下的潭水”,来勾画他心中的康桥。也交代出他为何要“轻轻的走”“轻轻的来”“轻轻的招手”,因为他眼中的康桥是美丽而宁静的,他记忆中对爱人的追求是热烈而单纯的,他心之细腻不愿打扰沉静的康桥和美好的记忆。胡适曾用三个词来评价徐志摩,即“爱,自由,美”。这三点也充分地体现在这三段中:那夕阳下的河畔旁,诗人称作“新娘”一般美丽的“金柳”,以及在他心头荡漾的“波光的艳影”,就如同昔日的爱人,是他内心“爱”的化身;而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是自由的,它使诗人生出自由的向往,愿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这是诗人心中“自由”的化身;如“天上虹”一般的“潭水”碎在“浮藻”间,是作者心中美的却难以达到的理想与爱情,它们如彩虹一样的梦,这是诗人内心里“美”的化身。

诗人由情写物,心中有情耳目之内尽是情,“金柳”“青荇”“柔波”“潭水”,眼之所及耳之所听,无一不是作者感情的寄托。他又借物抒情,“金柳”成了他心中的新娘,“青荇”是自由的行者,“潭水”便是梦的寄托处。从心入眼,又由眼及心。

沉静的康桥和曾经热烈的感情激荡起了诗人心中的爱、自由与美,推着诗人心中的感情走向了高潮。诗也达到了高潮。在第五段,借着这高潮,诗人要去“寻梦”,撑着小船去向康河更深处,青草更青处。他心中的爱、自由与美的统一,眼与心,心与自然的统一,自然的纯真宁静使他心中生出歌一样美的韵律,诗一样美的情怀。他要将满天星辉载于小船之中,在星辉中放声高歌。然而情到浓时却突然急转直下,夏虫的沉默,康桥的静寂使他从梦中突然惊醒。他将要面对的是爱人的离去,离别的哀伤。作者在第六段中将“夏虫”和“康桥”拟人化,借用“夏虫”和“康桥”的沉默来写自己的沉默,用“夏虫”和“康桥”的不舍来写自己的不舍。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第七段与第一段在形式上相对照,将“轻轻的”改为“悄悄的”,写出了作者的沉默与内心的沉重。而最后那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是作者对自己求学剑桥时的理想与豪情,年轻时对爱情的追求与梦想的作别。他将自己美丽如彩虹的梦想,纯净如河水的爱意,揉碎在浮藻间,寄托在西天的云彩里,一起留在了他挚爱的康桥。

罗素说:“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徐志摩对康桥的感情,不仅源于康桥带给他的对知识的追求,还有一份孕育在剑桥里的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与渴望。所以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也正是如此,他才在这首诗中将他心目中的康桥描写的美丽而动人。

著名的《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正是徐志摩第三次去欧洲归来的途中。彼时的徐志摩,那浪漫又自由的天性被婚姻所桎梏,在现实的泥淖中灰头土脸。于是,遥想当年的意气风发、自由浪漫: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于是细细读来,诗人再别的不只是康桥,更是他的青春年华,他的豪情梦想,那个他曾经挚爱并努力追求过的人,林徽因。换言之,也是极致地追求美与自由的徐志摩内心里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理想,而《再别康桥》则是其最初最美的萌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