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罚单冷思 微众银行、晋商银行、东莞银行“合规经”咋念?(上)

罚单冷思 微众银行、晋商银行、东莞银行“合规经”咋念?(上)

中亦科技8月17日快速回调

中亦科技8月17日快速回调

家电

罚单冷思 微众银行、晋商银行、东莞银行“合规经”咋念?(上)

来源:中金在线财经号

深度 独立 穿透

贵在警钟长鸣!

作者:树知


【资料图】

编辑:李思

风品:彦规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扎牢监管“篱笆”、念好“合规经”,仍是金融业的关键词。

8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公布13张罚单。涉及三家险企三家银企。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该局7月挂牌后的首批行政罚单。透出的强合规、防风险信号值得关注。

1

信贷业务再被罚

营利增速放缓、不良双升

实际上,行业监管力度一直在加强。

据中国证券报,截至7月末,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显示,已向银保机构及涉事个人开出超600张罚单。其中,银行信贷业务成“重灾区”,百万级大罚单频现。

细分处罚案由,贷款“三查”不尽责、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贷款用途管控不力等是问题焦点。

据财经网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逾3000张罚单中有超半数指向信贷违规,至少708家银行(包含分支机构)被罚,多存在贷款审查及贷款用途等管理失职行为。

行业分析师郭兴表示,信贷是银行赖以生存的主要业务,也是违规高发领域,部分银企重贷款发放,轻贷款回收,过于依赖贷前调查,忽略贷后管理,从而滋生种种隐患乱象。而监管部门处罚力度加强的背后,是监督完善政策的持续细化。

不是虚言。2023年4月《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中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贷款“三查”,不得向无实际经营的空壳企业发放经营用途贷款,强化对成立时间或受让企业股权时间较短的借款主体资质审核,防止借款人利用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身份套取经营性贷款资金,加强贷后资金流向监测和用途真实性管理。

聚焦上述罚单,其中三张与微众银行有关。因“汽车贷款首付资金及附加消费贷款用途审核不到位,商用车贷款金额审核不严”,其被罚120万元,也是本轮罚单中最高一笔。

作为民营银行翘楚、互联网银行领头羊,这自然有些扎眼。

拉长维度,信贷“翻车”、百万级罚单并非首次。

如2019年8月,因财务部门负责人未经核准履职长期未整改,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组织员工经商办企业,员工使用本行贷款购买股票及期货等,微众银行被罚200万元。

2022年6月,因租金贷贷后管理不到位,微众银行被罚40万元。据媒体报道,其租金贷业务曾踩雷蛋壳公寓。2020年“蛋壳”资金链断裂。作为“租金贷”最大合作方之一,微众银行亦受到波及。

诚然,罚单都有滞后性,不代表当下情形。但在强合规、去风险、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二次“翻车”总不是加分项,拷问企业的风控内控力、红线敬畏意识。

或许,也有急迫与无奈。

公开信息显示,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国内最早一批民营银行和第一家互联网银行。诞生以来凭借创新技术、产品、服务、模式,企业很快扭亏为盈,业绩增长迅速。

2015—2017年,营收2.25亿元、24.49亿元、67.48亿元;净利-5.83亿元、4.01亿元、14.48亿元,资产总额为96.2亿元、519.95亿元、817亿元。

2018年营收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48.63%,净利24.74亿元,同比增长70.85%。总资产达2200.37亿元,同比增长169.31%。强悍增长力,可谓行业一匹黑马。

而2019—2022年,营收148.70亿、198.8亿元、269.89亿元、353.64亿元,同比增长48.26%、33.7%、36%、31%;净利39.5亿元、49.57亿元、68.84亿元、89.39亿元,同比增速59.66%、25.49%、38.87%和30%;总资产2912.36亿元、3464.30亿元、4387.48亿元、4738.62亿,分别增长32.36%、18.95%、26.65%、8%。

可见,近四年微众银行营利年均复合增长率虽超30%,但相比2016—2018年,涨势已下降不少,总资产甚至缩至个位数。

负债同样有波动降速。2022年总负债4374.48亿,同比增长6.43%。2019年至2021年为2751.16亿元、3254.02亿元、4110.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21%、19.16%和26.31%。

是否遭遇成长瓶颈期,仁者见仁。客观而言,企业发展就像滚雪球,伴随体量愈大,增长难度也在加大,增势趋缓也在情理中。相比规模体量,有质量的增长更为可贵。

玩味在于,资产质量优化方面并不讨喜。

2022年不良贷款为49.7亿元,相较2021年的31.67亿上涨56.93%。不良贷款率为1.47%。

拉长维度,2015年至2021年,不良贷款率为0.12%、0.32%、0.64%、0.51%、1.24%、1.2%、1.2%。整体呈上升态势,2022年为企业成立8年来的新高。

除了不良双增,拨备覆盖率为413.99%,虽同比下降11%,相比205.8%的行业水平仍显高企。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最低监管要求在120%-150%,微众银行高出标准这么多,未来需警惕可能存在的不良增加挑战。

细分看,关注贷款涨幅较大、达到60.21亿,关注率1.79%,同比涨幅高达63%。年计提140亿,核销转出91亿,收回7.88亿,损失准备206亿元。

2

警惕投诉声音、监管警钟 流量、生态依赖好解不?

此外,一些用户投诉声也值得警惕。

浏览黑猫投诉,截至2023年8月16日,微众银行相关投诉累计15059条,质疑涉及骚扰催收、私自查询个人征信、下调存款利率,电销骚扰等。

叠加上述罚单、不良双升表现,如何提升风控能力、夯实发展质量,应是微众银行一道核心思考题。

不算多苛求。深圳银保监局公布的2022年深圳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数据显示,微众银行累计消费投诉达4938件,同比增长3.8%,其中下半年投诉达2061件,贷款业务投诉量占比超过95%,消费者保护问题的短板明显。

也是2022年,一些监管动作已透出警钟信号。

比如央行等部门通过指示微众银行对核心产品“微粒贷”“微业贷”等表外证券化业务进行整改,要求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停止微众银行在该场所发行资产支持票据等方式,降低该行杠杆率。

据蓝鲸财经,同年6月,央行要求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停止微众银行在该场所发行资产支持票据,9月证监会指令上海证券交易所停止微众银行在该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停止资本无序扩张。

客观而言,即便整体增速下降,微众银行业绩仍算一骑绝尘,以2022年为例利润甚至超过其余18家民营银行总和。只是高光背后,一些成长隐忧不能忽视。

行业分析师刘锐玲表示,回顾微众银行发展历程,背靠腾讯生态流量,微众银行一度吃透了行业红利、俨然一匹黑马,但当红利期消逝,其转型也受困于流量。除了合规监管,腾讯金融业务崛起,同台竞争中亦加剧了微众摆脱过多腾讯依赖、打造独立生态、多元探索的急迫性。

不算多夸言。目前,腾讯旗下财付通、微信分付等消费金融产品已积累不少口碑用户、逐成气候。分付被誉为微信版花呗分期,用户可进行场景支付,支持随借随还,较低利率是否冲击微众银行的微众钱包等分期产品值得观察。

当然,微众银行不缺居安思危,一直在积极创新、探寻“破圈”路径。

如从微粒贷到微业贷,剑指B端。截至2022年,微业贷已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发放贷款占比超70%,信用贷款余额占比达 98%。

只是,总量规模依然较低,甚至比不过一些助贷机构。如何做大做强,还是一道严肃考题。

2022年11月,微众银行上新“微众银行财富+”,从消费信贷、小微金融拓展到数字化财富管理,前景足够广阔,被视为打开成长性的一个破局点。

不过亦有舆论指出,其与腾讯理财通业务产生重叠,均是腾讯生态成长起来的,获客群体较雷同。虽然微众也在积极与外部合作,孜孜打造自身平台化生态,但也意味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徐徐图之,能否担负上述期许仍需时间作答。

3

信贷业务多次违规

不良贷款连增、

省内四项投诉量居首

同样因信贷业务“翻车”、收百万级罚单的,还有晋商银行。

8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告称,因同业投资未严格风险审查、利用信托计划实现信贷资产虚假转让,晋商银行被罚130万元。

与微众银行类似,其也非首次“翻车”,频率甚至更高。

如2023年7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信息显示,由于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晋商银行被罚30万元。

7月28日,晋商银行太原龙城支行、太原水西门支行同样由于贷后管理不尽职问题,被罚合计60万元,对1名责任人警告。

5月,因涉及将理财资金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违规为企业股权投资提供资金支持、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风险隔离不合规、晋商银行及其支行收到六张罚单。

回望2022年,晋商银行收到16张罚单,合计罚金超1300万元,其中超百万级罚单共3张,违规事项中不乏与信贷管理有关。

除了合规烦恼,成长性同样有隐忧点。

2022年,晋商银行营收52.60亿元,同比下滑2.43%;净利润18.35亿元,同比增长9.29%。2023一季度营收12.25亿元,同比下降2.8%;净利4.91亿元,同比微增1.5%。

何为增利不增收?

以2022年为例,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34亿元,同比下滑4.05%。其中,包含债券投资等在内的金融市场业务营收1.06亿元、同比下降81.75%,总营收中占比从10.8%跌至2%。

交易收益净额,则由2021年末的3.02亿元减至-0.33亿元,同比下滑 110.78%。

对此,银行表示,主要是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债券市场表现弱于上年,持有的债券及基金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

至于净利增长,则源于信用减值损失收窄:信用减值损失12.38亿元,较2021年的16.53亿元减少25.1%,营业支出中占比由79.83%降至56.61%。

晋商银行表示,主要由于表外信贷承诺中网贷授信承诺与银行承兑汇票承诺等信用减值损失的减少。2022年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由上年的14.87亿元下降17.3%至12.29亿元,对总信用减值损失减少金额4.15亿元贡献过半。

结合当年不良贷款率下降0.04个百分点,晋商银行提升了风险管理,业务质量夯实值得肯定。

考量在于,截至2022年末,不良贷款总额仍达33.54亿元,同比增幅 17.33%。

拉长维度,2017年-2022年末,该行不良贷款总额为15.99亿元、19.07亿元、21.42亿元、25.09亿元、28.59亿元、33.54亿元。持续增长,五年间累计增幅超200%。

资产质量改善多少呢?

未完待续......

本文为首财原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