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400亿已抄底,还有援军!

400亿已抄底,还有援军!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若干机场暂时关闭,暂停航班起降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若干机场暂时关闭,暂停航班起降

家电

温故|京城影院的光影记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贾晓燕

今夏,电影暑期档创下新纪录,京城各大电影院人气相当旺。遥想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北京的电影院数量少且分布不合理,想去影院看个片儿得走老远的路。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70多年来,北京新建改建影院、开放单位内部礼堂、进行发行体制改革、推出资金扶持政策,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今,北京的电影院已达到200多家,人均银幕拥有量更是全国领先,成为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一个重要窗口。

(1)新建改建电影院满足群众需求


【资料图】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然而,早年间北京的电影院数量少,分布也不合理,人们想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并不容易。

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只有16家电影院,按其所能容纳的观众和全市人口总数来核算,平均每人3个月才能进1次电影院。住在东直门、北新桥、雍和宫、交道口、西直门一带的居民看个电影来回要走10来里路;西直门桦皮厂职工想看一场《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厂里派人到首都电影院登记了3次都买不到票,不得已看了晚上10点半加映的一场,结果职工们回到家时已是深夜1点多了;天桥虽是南城一带文娱场所的集中地,但那里的电影院也常常挂出“客满”的牌子。(1953年12月21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今年新建和改建了五座影院剧场》)

1953年12月21日,《北京日报》1版

在那个年代,全国都在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财力有限。不过,为了满足市民看电影的需求,北京还是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努力新建和改建电影院。

195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处率先在最缺少电影院的东四区、西四区新建了电影院,其中,东四区新建的交道口电影院约有1200个座位,西四区新建的新街口电影院有800多个座位。

1959年,首都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在放映电影。高宏摄

1955年,位于白广路的广安门影院建成营业,该影院共有716个座位,改变了这一地区没有电影院的历史。(1955年7月6日《北京日报》2版,《广安门影院今天开幕》)

1957年,位于东长安街的北京儿童电影院改建完工。改建后,该影院有600个座位,不仅设有母婴休息室和儿童休息室,楼梯还装有暗灯,开映后不妨碍孩子们行走。(1957年1月27日《北京日报》2版,《儿童影院定期开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到工厂流动售票,受到欢迎。 王一波摄

在进行建设的同时,各电影院还通过增加上演场次、改进售票办法等方式,尽可能满足人们的观影需求。比如,北京剧场除每晚和星期日演出外,白天增放电影;只放映新闻纪录片和科学教育片的红星影院,增放故事片;后圆恩寺的前中央团校礼堂改成了影剧场,白天放映电影,晚上视情况演出或者放电影。各影院还增加了售票窗口,或是通过增设临时售票点、影票临时代销站等方式,解决买票难题。(1956年11月24日《北京日报》1版,《取消对观众的过多过严的限制》)

1960年1月17日,《北京日报》2版

到1960年,北京的电影放映网已有500多个放映单位,一年下来平均每人看电影能达到十几次。上电影院看电影,成为那时城区居民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1960年1月17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电影放映网遍及城乡各地》)

(2)内部礼堂对外开放作影剧院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的影院、剧场严重不足,人们看电影、看演出相当困难。不过,当时市区和近郊区各单位的内部礼堂有130多个,比影院、剧场多3倍,而且这些礼堂的利用率很低,通常只有百分之十几、二十几,大有潜力可挖。针对这种情况,文化部同北京市文化局、城市规划管理局组成首都影剧场规划小组,展开调研,随后推出了一项重要举措——开放单位内部礼堂作影剧院。

1978年6月29日,《北京日报》1版

1978年7月1日,外交部正义路影剧院、计委礼堂、建筑礼堂、石油部礼堂、地质礼堂、北京人民印刷厂白纸坊礼堂、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〇一工厂礼堂等首批12个内部礼堂正式对外开放,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那些缺乏影院、剧场设施地区的人们,争相到新开放的礼堂购票。(1978年6月29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七一”起开放十二所内部礼堂作影剧院》)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批单位内部礼堂对外开放,弥补了电影院数量上的不足。图为某部队礼堂开放后,迎来青少年观众。车章摄

之后一年,北京共开放了三批、34个单位的内部礼堂。仅从1978年7月到1979年3月,对外开放的内部礼堂就放映电影8850多场,观众达1053万多人次,令京城电影院紧张的状况大为缓解。而这些单位的内部礼堂对外开放后,利用率也提升到了80%以上,为国家增加了收入。一项针对24个内部礼堂的统计显示:开放9个月,除单位增加纯收入106万多元外,还上交国家利润100多万元。(1979年7月5日《北京日报》4版,《首都第三批内部礼堂对外开放》)

1979年7月5日,《北京日报》4版

从那以后,不少有条件的单位内部礼堂相继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业电影院数量上的不足,方便了市民看电影,为丰富首都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

(3)专业电影院曾经“一少二破”

20世纪80年代,包括剧场、影剧院、单位礼堂、俱乐部等在内,北京最多时曾有150多家放映场所,兼映影院数量是全国最多的。只是,这些放映场所还有“主业”,电影只是兼映,从长远来看不能替代专业电影院。令人遗憾的是,北京的专业电影院越来越少,越来越破,有的放映质量还差,以至于有那么几年,很多观众都不愿意进专业电影院看电影。

1983年3月23日,《北京日报》2版

据本报1988年8月16日1版《北京电影院的现状》记载,当时,北京还能放电影的专业电影院只有15家:交道口电影院虽然挂着牌子,实际却成了隆福大厦的家具仓库兼提货处;胜利电影院西北角承重墙从底到顶出现一条大裂缝;红楼电影院音响效果差到银幕上若有超过两个人的对话,观众就不得不仔细辨听。有些专业电影院干脆消失了:前门大栅栏里的同乐电影院改成了商店,护国寺电影院改成了舞厅,中央电影院改成了音乐厅,大光明电影院改成了西单剧场……

专业电影院为何消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房屋破旧、危险,但电影院又无钱翻建,结果“贫困至死”。那么,专业电影院为什么没钱呢?用上座率和经济收益还算不错的红楼电影院举个例子:1988年3月,该影院的票款总收入为7.9万元,给北京市电影公司的片租及放映成本一共是7万多元,剩下的利润总额为8300元。以此为基数交3498元的所得税,然后再除去奖励基金、福利基金,影院作为生产发展基金只剩下1584.33元。一年下来,生产发展基金和成本中扣留的设备折旧加在一起能有两万多元,而电影院要装空调,所需各种费用加在一起近40万元,为此影院要积累20年。(1988年8月19日《北京日报》2版,《旧体制是个穷根》)

1988年8月19日,《北京日报》2版

追根溯源,造成专业电影院“一少二破”的症结在于管理体制。对大多数电影院来说,放映电影是影院主要的业务和经营活动,而当时的体制是把业务和经营管理分开了。呼唤电影发行放映系统体制改革,使影院有一个能够自主经营的空间,成为行业内越来越迫切的呼声。

(4)发行体制改革带动影院走出低谷

20世纪90年代初,电影市场继续低迷。地处闹市的西单剧场、三里河工人俱乐部等关了门,几乎所有影院都把放电影的大厅改成中厅,辟出来的空间有的放录像,有的办游艺,更有的开上了小饭馆……“以副养主”,成了当时京城电影院的一景。1993年初,北京电影市场更是落入历史最低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市电影映出总场次下降64%,观众总人次下降70%,全市影院平均上座率还不到20%……

1993年的大观楼电影院,是京城首家大银幕电影院。

变革势在必行。1993年,我国电影发行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来中国电影公司对影片统购包销、以拷贝数计算发行收入的单一模式。制片厂可直接对接各省市电影发行公司,在结算方式上,可采取买断发行权、按发行收入分成、保底分成、单拷贝结算等方式,使制片、发行两方都有多种选择的余地,也把制片厂、发行公司和影院三方的利益“捆”在了一起。

1993年9月18日,《北京日报》5版

当年,北京市电影公司成立了电影经营部,“迎战”第一部影片《少林豪侠传》时,打破了正常排映方法,改为全市16家主要影院同时上映。与此同时,公司的宣传也铺天盖地:在电视台播放专辑,在影院门前贴海报,大报小报登专访……最终,创出了当时单片映出的最好纪录。此后,《英雄本色》《霸王别姬》等影片的上映,也让不少影院重温了昔日门庭若市的旧梦。(1993年9月18日《北京日报》5版,《北京电影市场转热》)

1996年,北京电影市场的格局又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是由在北京的14家电影发行放映企业联合成立的公司,包括中国电影公司、北京市电影公司,以及首都、大华、地质、红楼、长虹、紫光等12家北京电影放映效益最好的电影院。这种全新的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组成方式,在全国是第一家,使电影发行放映领域形成新格局。(1996年2月26日《北京日报》5版,《“新影联”与“新格局”》)

1996年2月26日,《北京日报》5版

就是在这一年,北京的电影院缓过劲儿来了——16家一级专业影院不仅家家赢利颇丰,而且赢利的主要来源是主业——放电影。当时,首都影院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奇迹:利润翻番,产值超过了1200万元,其中放电影收入占总收入的八成以上;大华影院电影收入达到700多万元,是1994年的两倍多;地理位置并不占优的紫光影院,电影收入也达到了600多万元。(1997年3月14日《北京日报》5版,《北京电影放映业走出低谷》)

此后,随着片源质量不断提高、影院硬件设施陆续升级,北京的电影院逐渐迎来了春天。

(5)北京人均银幕拥有量全国领先

近年来,北京通过扶持政策大力推动电影院建设,银幕数量迅速增长。

2004年,北京开始实施补贴政策,主要是利用公共财政资金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额度在影院建设资金的10%至15%左右。这一政策令投资商建设影院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从2004年到2007年,北京的影院银幕数量从94块上升到250块,增长两倍以上。(2008年1月23日《北京日报》2版,《新建影剧院政府贴息3至5年》)

2008年1月23日,《北京日报》2版

为了进一步促进电影院线建设,2008年,北京又推出影院建设补贴新政,即电影院建设资金由政府负担3年利息,无论建设资金是现金还是贷款。这意味着政府贴息部分投入占到新影院建设总投资的20%左右,对于投资商的诱惑力变得更大了。当时,新建、改建的多厅影院,还可以根据影厅建设的星级标准获得每个影厅30万元到50万元的支持鼓励经费,每家影院最高奖励额度为250万元。

2011年1月7日,《北京日报》1版

一系列举措推出后,电影院建设突飞猛进。截至2018年底,北京已有影院238家,银幕1675块,座位数22.99万个,人均银幕拥有量全国领先。(2019年8月8日《北京日报》4版,《北京正向高水平“影视之都”奔跑》)按照《“十四五”北京电影发展规划》,到2025年,北京的影院将超过300家,城区和主要乡镇基本形成3公里影院圈。

2023年5月,中国电影博物馆影院区迎来大批观众。程功摄

不仅如此,京城影院的设施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观众不但可以享受IMAX、中国巨幕等数字影院带来的视听震撼,还能通过3D、4D电影体验身临其境的效果,而多厅影院的普及更满足了观众对观影空间的不同需求,体验感大大提升。

如今,新冠疫情后的中国电影市场强劲复苏,京城电影院在吸引着越来越多观众的同时,也为正在全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北京增添了更浓郁的文化味儿。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