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微型激光测距传感器ZLDS103管道内径测量_就找英国真尚有

微型激光测距传感器ZLDS103管道内径测量_就找英国真尚有

5.26mm!小米折叠机皇MIX Fold 3首发亮相:丝绒/皮纹玻璃 高端味十足

5.26mm!小米折叠机皇MIX Fold 3首发亮相:丝绒/皮纹玻璃 高端味十足

家电

致敬久久为功的坚守

来源:金台资讯

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轻而易举的光芒,防沙治沙尤其如此。巴彦淖尔防沙治沙70余载,280万亩乌兰布和沙漠披上绿装。从茫茫沙海到片片绿洲,从点沙成金到绿富同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防沙治沙人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坚守和付出。

他们中,有带领干部群众建起长达308里防风固沙林带的“治理乌兰布和沙漠第一人”杨力生;有植树造林40年,硬是让5000亩沙漠披上绿装的“沙漠愚公”谢恭德;有用毕生精力探索出“撵沙腾地、腾地造林、引沙入林、以林固沙”治沙模式的全国“治沙专家”牛二旦;有37年守护林草地的金振云;有每年奔波3万多公里,被称为“活地图”的韩应联;有编撰《梭梭及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成为指导肉苁蓉种植的实用乡土教材的袁彦;有建成全国最大人工接种肉苁蓉生产基地,带领员工栽植防风固沙梭梭6000多万株的魏均;有带领员工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种了9700多万株沙生树木,绿化沙漠200多平方公里的刘文光;有联合沙产业公司形成沙产业联盟,共同打造全民治沙网络平台的燕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时候“种”下的愿望他用37年实现

清晨5点,微风带着沙漠植物的清新,吹醒了睡意朦胧的金振云。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撩几把清水洗了洗黝黑的脸,收拾装备准备进入沙漠,和野兔、野鸡来个“偶遇”,与红柳、白茨、沙枣树打个招呼、道个早安。

“现在的乌兰布和沙漠已经披上了绿装,但是防沙治沙不能松懈。”一直保持早起习惯的金振云说。

55岁的金振云是磴口县防沙林业管护中心护林员,从18岁起,他就与这片沙窝打交道,这一“较量”就是37年。

记者随着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沙窝中。来到高处的沙丘上,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绿色尽收眼底,5000余亩林地里遍布着各种沙生植物,一派生机盎然。远处高堤坝上的一棵红柳是他刚参加工作时栽下的,如今已枝繁叶茂。

继续前行,来到作业二区,几只野兔在沙漠中奔跑,就在记者惊讶时,扛着铁锹向前走的金振云骄傲地说:“现在生态环境好了,各种沙生绿植越来越多,林区经常有兔子、野鸡等野生动物出现,我天天来,有的兔子见了我都不跑了。”

金振云还记得,小时候,冬春季节沙尘黄土经常漫天飞扬,刮得天昏地暗。他跟着护林员父亲扛上树苗、橛子,背上干粮和水壶,翻越松软的沙头,在沙窝里找湿地、栽苗子、插橛子,一干就是一整天。父亲的同事们嘴唇都裂开了血口子,但是没有一个人发牢骚。大家的不畏艰辛、任劳任怨深深感染着金振云。他在心底“种”下了一个愿望:一定要让栽下的树苗长大,一定要为治理乌兰布和风害沙害贡献自己的力量。

37年来,他的愿望实现了。他和同事们负责着5000余亩林草地的防灭火巡护、治沙造林、封沙育草等工作,同时对挖沙取土、打猎垦荒等违法行为进行巡查。刚参加工作时,冬天骑上巡查摩托车冻得直发抖,手上起了冻疮、裂了口子,他都没放弃。记得有一次,他和同事在沙漠中迷路了,凭着多年种树经验以及巡查的印象,几人在粮食和水几乎消耗尽时,终于发现了远处他们曾栽下的红旗,一路向着红旗他们才走出了沙漠。

在金振云的记忆里,过去只有稀疏的白茨等植物,每次栽树需要走十几公里才能到林区的边缘。因为沙窝里没有路,只能步行穿越沙丘。工作虽然单调,但他觉得这是在造福子孙后代。

他们一辈子不曾离开沙漠让沙漠披绿装

在金振云的心里,280万亩乌兰布和沙漠披上绿装,离不开一代代防沙治沙人赓续弘扬“三北精神”,笃实久久为功的坚守,是他们在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杨力生、牛二旦、谢恭德等老一辈治沙人就是当之无愧的榜样。

1950年,磴口县首任县委书记杨力生上任后,提出了“沿沙设防,植树造林,保护沙区草木,营造防沙林带;沿河筑堤,沿堤栽树,营造黄河护岸林带”的倡议。

他身体力行,带领县委班子与全县人民一起艰苦奋斗。治沙期间,他把家搬到了沙窝里,与群众同劳同食。当年条件非常艰苦,为了引水,干部群众在沙漠中开渠,第一天挖好的渠,第二天就被沙子埋了;前面栽好的树,后面就被沙尘暴刮走了。为了提高树木成活率,他们发明了网格草障压沙办法,就是先用麦秸柴草在沙丘上栽成网格状的沙障阻挡风沙,然后在柴草网格内种树。后来,这一沙漠治理办法在全国推广。

熟悉杨力生的人知道,他的洗漱间贴着许多造林知识贴,取名“天天见面”。他还在办公室摆满了各种苗木的栽培箱,并在院内种了40多种树,试验成活率及耐旱性。

经过20年的努力,乌兰布和沙漠东侧建起了308里防风固沙林带,阻止了乌兰布和沙漠流沙威胁黄河、包兰铁路、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保障了河套灌区的粮食安全。

在1980年召开的九省区沙漠会议上,杨力生被推选为中国沙漠学会副理事长。

1997年,杨力生去世,根据他的遗愿,被安葬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他的骨灰一部分撒到故乡陕北,一部分埋在防风固沙林带内,他要让自己变为一棵树,继续为治沙作贡献。他也被称为“治理乌兰布和沙漠第一人”。

作家陈志国在长篇报告文学《穿越乌兰布和》中曾专门介绍了杨力生带领干部群众治沙的事迹。

不愿走出沙漠的杨力生激励着许许多多的治沙人。

“大漠愚公”谢恭德带领妻儿老小挖渠开荒,坚持植树造林40年,硬是让5000亩寸草不生的沙漠披上绿装。谢恭德说:“愚公能把两座山移走,我们也能把沙漠治好,如果我这一代实现不了,我还有儿子、孙子。”

1962年,谢恭德从甘肃民勤移居磴口县红盛义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因常年饱受沙害,村民生活穷困。谢恭德下定决心:治沙。随后,他带领乡亲进沙窝开垦土地60多亩,建起了防风固沙林,村里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苦豆弯”和“牛眼睛圪卜”(原坝楞乡新河村河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的风口上,这里每年都有上百吨沙子刮入附近的东风渠中,受风沙侵害的草场、农田面积达数万亩。1984年,乡政府要把这里的5000多亩荒漠土地承包出去种树种草。花甲之年的谢恭德把家里全部积蓄投入进去,还“说服”3个儿子辞去工作,一起治沙种树。树木成活要有水,有水就得开渠。当时没钱雇用重型机械,全靠谢恭德父子手挖肩扛,有段500米的渠,他们挖了6天。渠里没水了,他们从2里以外的大渠挑水,上沙窝、下沙窝,头顶烈日,身压重担,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没钱了,他们就到处借,欠款直到2010年才还清。

到2002年,5000亩沙漠种满了杨树、柳树、榆树、沙枣树、梭梭、河柳等十多种植物。沙漠治理好了,“七一”这天,他以老党员的身份,郑重地交还给了国家。

70多年前,牛二旦走西口来到杭锦后旗头道桥镇史家沙湾,这里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常受风沙的侵袭,大片的农田和房屋被黄沙吞没,附近很多住户被迫搬走。牛二旦家因房屋周围有近百棵树,可暂时阻挡风沙,才勉强住了下来。

1952年,牛二旦被任命为当地造林委员,1958年,他在沙窝子里创办民建林场,立志要与风沙作斗争。

当年秋天,牛二旦带领社员在沙漠东南两侧的平地上栽树,可成活率却是零。为了找到失败的原因,牛二旦对这些树苗反复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再次栽种时,他特意从外地背回各种树苗试验,并趁着雨天在沙丘上种沙蒿……但尝试的结果依旧以失败告终。有人承受不了失败回了大队,牛二旦却摇着头说:“我不回!一定要让沙窝里见绿。”直到1962年,牛二旦在沙漠西南角的低洼地里发现了3棵成活的杨树苗,他把这3棵树苗与那些死树苗进行比对,寻找树苗成活的答案。日复一日,牛二旦探索出了经验:下雨天种草固沙,刮风时观察风沙移动的规律,适宜季节栽树插苗。

1978年,牛二旦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被授予“治沙专家”光荣称号。

在他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150万株树在4300多亩沙漠里扎根,曾经的史家沙湾林木葱郁,成为一个林茂果香、畜旺粮丰的生产基地,成功阻挡住了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流动了多年的巨大沙带。国内外众多的治沙专家考察研究时,将牛二旦的治沙模式总结为“撵沙腾地、腾地造林、引沙入林、以林固沙”,他的治沙理念更是被推荐到联合国治沙会议上。牛二旦的治沙模式有力地带动了我市的治沙造林工作。

1998年,牛二旦去世,他的墓地建在一处沙丘上。

他们讲科学有办法在沙漠里“淘金”

沿着穿沙公路前行,公路两侧沙海铺绿、湖水荡漾。

55岁的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韩应联对记者说:“你看,几年前我们种下的树苗有些长得比人还高。就像养孩子一样,我们对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苗都有感情。”

翻开韩应联的简历,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只有治沙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执着。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条工作原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拿一个林业工程项目来说,从策划到实施,他都要对造林区进行实地调查,对相关情况做到了如指掌。他每年奔波3万多公里,被称为“活地图”。

如何借用科技的力量,将沙害变为沙利,一直是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三级调研员袁彦研究的方向。2001年,他观摩了中央党校一位教授在梭梭上接种肉苁蓉,看到了治沙的科技力量。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袁彦研究沙生植物和人工接种肉苁蓉时,发现了梭梭根系与肉苁蓉种子结合的基本规律,发明了种子萌芽刺激和根系诱导技术、“营养土种床基质”培育技术、固体稀释开沟撒播技术、肉苁蓉水钻接种技术、肉苁蓉沙钻接种技术、肉苁蓉种子砖制作技术等多项先进生产技术。

他还设计研发了“肉苁蓉种子砖穴播机”等肉苁蓉播种机械;完成“磴口县肉苁蓉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的编制;主持实施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中药肉苁蓉生态栽培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编撰的《梭梭及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成为指导肉苁蓉种植的实用乡土教材。

回忆起新中国成立以前磴口县的沙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吉荣说:“当时流传着‘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漠无阻拦,不断向东侵,黄河水患多,生命无保证’这样一句话。沙进人退,不少村庄因为流沙的侵害迁移四散。”

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一到阴天,估摸着雨快来了,村里就号召人们去沙窝里栽树,把柳树、红柳削成树栽子,栽进沙丘中间的洼地处。

姜吉荣说,在沙漠里制作草方格种梭梭林,是目前防风固沙最好的办法之一。梭梭是一种耐旱植物,它的根系在沙漠中生长一年就能达到一米八,3年以后能达到七八米。梭梭林可以降低风速,也能固定住脚下流动的沙丘。

在乌兰布和沙漠,梭梭已成为治沙人眼中的最爱。

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魏均对黄沙的危害及治沙的重要性,有着切身感受。1996年,20出头的魏均追随祖辈们植树造林的足迹,帮助父母开荒种树,治理沙漠。“人工取水、人工运苗,每天抱着树苗在沙地里一走就是几十公里;弯着腰挖坑、栽树、浇水,种一棵树要磕三个头,真的是太难了。”魏均说。

2006年,魏均投资创建了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一头扎进磴口县温都尔毛道架子滩的荒漠中。他风餐露宿,修路打井,积极开展节水灌溉与防沙治沙相结合、沙生灌木育苗与肉苁蓉人工接种、防沙林网建设等试验,运用积累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大胆改进用于梭梭栽植的浇灌设备,创新了防风固沙梭梭林栽植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沙地。

经过多年的实践,王爷地拥有了3万亩中蒙药材沙产业示范基地,梭梭迎风挺立,和肉苁蓉一起,牢牢地把沙子固定住。在王爷地的引领下,磴口县20多家民营企业和农牧民参与肉苁蓉产业发展,在沙漠中人工种植梭梭林50万亩,接种肉苁蓉12万多亩,年产鲜品肉苁蓉700多吨,建成全国最大的人工接种肉苁蓉生产基地,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种植防风固沙梭梭6000多万株,樟子松、文冠果、杨树等农田防护林近10万株,治理荒漠化面积近5万亩。

走进沙漠就是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宝库,苁蓉、锁阳这些珍贵的药材只有在沙漠里才能生长。而聪明的圣牧人把奶牛养到了沙漠里,生产出了有机牛奶。

2010年,圣牧高科生态草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裁刘文光带领7个人的团队走进乌兰布和沙漠,尽管很多当地人说:“那样恶劣的环境,就算把地开出来,种的作物肯定也活不成。”但刘文光的团队没有动摇。

在圣牧草业十余年的发展中,刘文光始终致力于沙漠全程有机产业体系建设,以乌兰布和沙漠有机环境为依托,以有机人工草场建设为核心,打造集有机牧草种植、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荒漠化治理、土壤改良、生态修复、沙生特种经济作物种植为一体的沙草产业体系,实现对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治理。与此同时,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种了9700多万株沙生树木,绿化沙漠200多平方公里。

北京市河套商会发起人燕亮是土生土长的磴口人,在北京打拼多年积累一定财富后,放弃北京的事业,回家乡开展产业治沙。沙漠绿禾源是燕亮一手创办的专业从事沙漠治理、农业开发的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在乌兰布和沙漠种植100万株枸杞,通过“公司+基地+平台+农户”方式,带动周边农民垦荒治沙发展沙漠枸杞产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燕亮认为,治沙需要更多市场力量、广大群众参与其中。燕亮联合其他沙产业公司形成沙产业联盟,共同打造全民治沙网络平台,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与大众创业战略发展相结合,开创全民治沙健康回报的先河。

如今,通过“三北”防护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相继实施,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防风固沙林带逐步完善,有效地控制了沙漠的东侵。从2010年到2022年底,我市营造林总面积达977.89万亩。

一代代巴彦淖尔人在浩瀚的沙漠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绿进沙退美丽画卷徐徐铺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