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影史考点 | 国片复兴运动的背景、特色及影响

影史考点 | 国片复兴运动的背景、特色及影响

福州地铁4号线首通段明日正式载客运营

福州地铁4号线首通段明日正式载客运营

家电

影史考点 | 国片复兴运动的背景、特色及影响

来源:哔哩哔哩

一、运动简介


(资料图)

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强烈震荡带来了主体价值判断尺度的大转移,新旧文化之间的博弈及其复杂、微妙的文化语境投射到电影领域,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

年,罗明佑成立的联华公司提出“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的口号,发起“国片复兴运动”。运动当中的创作主体不同于过去的“鸳蝴派”文人和文明戏演员出身的“旧派”电影工作者,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的创作剥离了 “鸳鸯蝴蝶派” 等旧派电影人“才子佳人”“飞剑斩人头”式的离奇叙事,给中国影坛吹来了一股感性健美的气息。代表作品:孙瑜《故都春梦》、《野草闲花》、《野玫瑰》、卜万苍《恋爱与义务》、《桃花泣血记》。

二、运动背景

1.核心人物罗明佑

罗明佑出身于广东的名门望族,早在1918年求学于北京大学期间,就在北平城内创立真光电影院,涉足电影放映行业。到1929年,罗明佑创立的华北电影公司所辖影院已达20余家,成为院线广布东北三省与京津冀地区中国北方影院业的头牌。

2.外片对本土市场的侵蚀

当时中国影院主要依靠美国影片为生,而将外片视为“外国文化侵略工具”的罗明佑,在1927年至1928年间就有了复兴国片的主张,期望进军制片业大展拳脚。1929年,有声外片的输入在中国电影界激发热烈讨论,语言不通等原因影响了美国有声片在中国的传播,罗明佑敏锐地意识到复兴国片的机会就要来临。

3.武侠神怪片的粗制滥造与泛滥

20年代末期的制片业,各大小公司奉行“本轻片劣"的制片作风,粗制滥造的武侠神怪片盛行,不仅使观众已有的电影文化水平大为降低,而且使民族电影业走向了危途。

三、创作特色

这一时期联华的创作面貌比较复杂,编导人员大多是受过高水平教育的知识分子,讲究导演技巧,注重电影艺术特性,其趣味受到青年知识分子、学生的欢迎。在孙瑜、朱石麟、卜万苍等创作者那里,中国电影获得了一条新的出路,即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故事来展现国家和民族文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而提倡艺术、宣传文化、启发民智,进而挽救整个电影业。这就是复兴中的国产影片价值,用影片故事去引发观众和社会思考,用“艺术”的方法达到“益世”的目的。

四、历史影响

1.延续了国产电影运动的文艺片传统

国产电影运动中以知识分子为主导、严肃认真的制作传统得到续接,为国产电影提高文化地位、重新赢得观众起到了积极作用。

2.联华广泛地吸纳进步文艺工作者和知识分子进入制片流程

这一做法同样被其他电影公司所借鉴,从而为左翼文艺工作者逐步进入并全面影响电影界提供了契机。

3.“启发民智”的呼吁开启了电影制片的新标准

它强调了电影不再只是一个消遣娱乐的工具,电影的创作也不再只是为了迎合大众,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突出影片的社会责任意识,启迪观众的心智,把电影和个人命运、民族精神联系起来,从而以益世为职志,最终挽救影业。

4.以“国片复兴”为标准,加速了电影与中国社会的结合

正如陆弘石所说:“从一定意义上说,国片复兴为不久以后标志中国电影艺术整体跃进的新兴电影运动作了某种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影史- 虞吉主编 - 20112.浅析30年代初“国片复兴运动”的过渡属性- 魏颖琦;邢颐 - 大观 - 2017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