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昆港时评】“避暑胜地”昆明需将“凉凉”坚持到底

【昆港时评】“避暑胜地”昆明需将“凉凉”坚持到底

黑色金属一秒变白最佳方法大揭秘

黑色金属一秒变白最佳方法大揭秘

家电

【昆港时评】“避暑胜地”昆明需将“凉凉”坚持到底

来源:昆明信息港


(资料图)

7月7日,我们进入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即将进入一年之中最潮湿、闷热的时段。随着网上小暑桑拿天地图的发布,寻找避暑胜地也提上了网民的议程,而享有“四季如春”美誉的昆明则成了众多网民“按图所骥”的目的地。

这结果毫不意外,6月26日,2023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会发布了“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名单,昆明市上榜“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地级城市)”。根据《避暑旅游大数据专题报告》,游客对昆明避暑旅游的综合评价达到满意度高水平,在市级避暑目的地城市中排名第2,各项游客评价指数均达到满意水平及以上。有了行业报告的“背书”,昆明也紧紧抓住良机,近期推出10条避暑旅游线路,从温泉湿地、民族乡居,到历史文化,美食美景,无所不包。但城市品牌的经营,不能只盯在营销层面,对城市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长期建设和维护更为重要,这才是一座城市“长红”的关键。

昆明能成为公认的避暑胜地,得益于优良的自然禀赋条件,但这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正影响着全球,今年世界各地的高温记录已经被打破,7月7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全国多地有35℃及以上高温天气,个别地区可达40℃或以上。就连一向室外体感均温都处在18-23℃的昆明,在不少昆明人感知中,这些年也越来越热。昆明要守好“避暑胜地”这一名号,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推出各式避暑旅游线路,还要从城市化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多个维度着手,保护好昆明宜人的气候。

随着昆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作为城市极端高温内在推手的城市热岛效应越发明显。研究表明,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地区白天温度高出4摄氏度,夜间温度高出2.5摄氏度。早在2015年,云南省首个城市热岛效应监测站网就在昆明主城区建成并投入运用,通过完善城市热岛效应动态监测机制,推进城市组团规划设计、绿化隔离带设置及生态廊道建设,争取把昆明市城市热岛效应强度控制在2.5℃内。同时,昆明市早在2009年底就提出建设‘低碳昆明’的目标,2013年,昆明市成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这些年,云南的花卉产业、高原特色农业等发展势头良好,为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湿地森林遍布是昆明一个显著的特点,优质的湿地生态环境,52.62%的森林覆盖率,走到哪里都是清凉的享受。城市湿地既能为城市提供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还是居民共享的绿意空间。近年来,昆明市持续推进滇池流域生态修复工作,建设以湿地为主的环滇池生态带6.29万亩,已建成湖滨湿地54个、面积4.57万亩,形成平均宽度约200米、植被盖度80%以上的闭合生态带。

细数下来,昆明这些年在这方面的建设和投入,不可谓不大。虽然,有些不太为人所注意,有些习以为常到会忽视,但都是维护昆明宜人气候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不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城市营销,而是需要“全民参与”的一项长期城市建设,从低碳出行,到环境保护,有的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需要我们在职业选择上倾向更加绿色的行业,清爽宜人的气候并非全是自然的恩赠,它也是我们自己生活选择的结果。(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