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小红书回应“旅游搭子被指涉黄”:对相关笔记开展全量回查

小红书回应“旅游搭子被指涉黄”:对相关笔记开展全量回查

中国建筑: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设施改造每年估计有1万亿市场

中国建筑: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设施改造每年估计有1万亿市场

家电

抢跑预制菜,双汇发展转守为攻?

来源:松果财经

懒,懒出新风口,预制菜竟成了年轻人新时代的“田螺神话”?

《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是4196亿元人民币,到2026年可以突破万亿大关。

预制菜的火爆显而易见,但商场如战场,越是在竞争激烈的高增长赛道,“高手”越要“快人一步”,而双汇发展便是这“高手”之一。近日,双汇发展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双汇发展预制菜产品销量达3.6万吨,同比实现80%左右的增长。


(资料图片)

那么,蓄势四年,双汇发展的预制菜项目究竟是即将“飞龙在天”实现新飞跃,还是“潜龙勿用”需要继续韬光养晦?

上半年营收稳增突破300亿元,双汇发展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8月15日,双汇发展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随着生猪屠宰规模上升以及禽业新建项目的逐步投产,双汇发展肉类产品总外销量164万吨,同比上升7.2%;受销量上升影响,再加上猪价同比增长5.1%,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收入305.22亿元,同比增长9.15%。

此外,双汇发展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有效落实“两调一控”,较好把控市场行情,有效化解成本上涨压力,实现净利润增长。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7亿元,同比增长3.89%。

整体来看,在新一轮生猪和肉制品下行周期中,公司2023年上半年猪价表现符合年初预判,多元化和高端化转型的长期努力效果初显

营收构成方面,生鲜产品营收占比过半,其营收贡献与增速均优于包装肉制品业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生鲜产品实现营收158.89亿元,占总收入的45%,同比增长11.73%;包装肉制品实现营收136.92亿元,占总收入的45%,同比增长3.31%。

具体来看,生鲜产品中,生鲜猪产品生产量为83.11万吨,销售量为72.22万吨,库存量为17.28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4.15%、6.69%、-0.97%;生鲜禽产品生产量为19.8万吨,销售量为11.4万吨,库存量1.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2.23%、63.79%、54.93%。

而包装肉制品的生产量为74.65万吨,销售量为77.84万吨,库存量为0.7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4%、2.33%、-7.32%。从增速来看,随着集团禽业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生鲜禽类产品也成为上半年业绩增长驱动因素之一。

总之,双汇发展上半年基本面向好。但对比巅峰期来看,双汇发展的营收恢复速度仍然较为缓慢。数据显示,2020年中期公司营收为363.7亿元,2021年中期公司营收为349.1亿元,而2023年中期公司营收为305.2亿元,与此前水平相比仍有50亿元左右的差距,尚未完全恢复原有水平。

加之,双汇发展上半年营业成本呈现增加态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营业成本251.54亿元,同比上涨9.9%,涨幅略高于营收。其中包装肉制品成本上涨7.23%,生鲜产品成本上涨10.57%,其他成本上涨40.35%。

综合以上业绩表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双汇发展作为行业龙头,目前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在2020年达到739亿顶峰后便开始下滑,2021年营收为668亿元,2022年营收为627亿元。

那么,双汇发展未来应如何打破现有天花板,打开新的增量市场?

预制菜爆火背后危机四伏,双汇发展如何攻守兼备?

近几年,预制菜愈加火爆,增长空间较大。为了突破现有瓶颈,创造新的利润点,双汇发展便对预制菜展开了攻势。

据悉,2021年,双汇发展成立了餐饮事业部,开展预制菜相关业务;2022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双汇发展年报中;今年初,双汇发展餐饮事业部总经理朱海峰在采访中表示,预制菜业务将成为双汇新阶段的利润增长点。

但预制菜行业目前仍旧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两大“缺口”。

“缺口”一,预制菜行业发展跟不上增速,工厂能力跟不上市场需求。

从B端市场来看,预制菜行业目前由于各种品牌、资本的不断入驻、加码,进入了爆发式的增长阶段,但行业生产端的工业基础尚不完善。有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的预制菜工厂只可以满足基本的生产需求,还远远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精品预制菜生产的需求。

“缺口”二,消费场景跟不上营销环境,产品发展跟不上品牌打造。

虽然目前市场上预制菜的品类、口味越来越多,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但产品质量没有出现跃进式发展。从C端市场来说,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认知仍旧停留在“方便”,对预制菜的品牌认知度较为缺乏。

总之,预制菜现阶段更多的是“销量光鲜”,而光鲜背后,从生产到品牌都可以说是布满荆棘。

因此,双汇发展便瞄准“缺口”,率先在工厂产能上拉开攻势。

攻势一,双汇发展不断加码养殖业务,完善供应链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预制菜提供充足、健康、有品质保障的原材料供应。

据悉,双汇发展近日发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暨上市公告书,此次其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70亿元。发行方案显示,肉鸡产业化产能建设项目集饲料生产、种鸡养殖、雏鸡孵化、商品鸡养殖和屠宰加工为一体,总投资为45.1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33.3亿元;生猪养殖产能建设项目总投资12.5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9.9亿元。

双汇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形成2亿羽/年的商品鸡产能,以及约50万头/年的种猪、生猪出栏量,完善产业链。未来,这些项目也将为预制菜的制作提供较为充足的原材料。

这样看来,市场所担忧的双汇“翻倍的短期借款”似乎也就有迹可循了。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短期借款由年初的31.47亿元增加至64.84亿元,增幅超过106%,该项指标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也从年初的8.96%跃升至17.6%。

攻势二,双汇发展不断扩大预制菜工厂产能,打造具有专业化、自动化、规模化优势的预制菜加工厂。

据悉,2023年5月13日,双汇发展就公司预制菜产能和生产基地表示,目前公司预制菜产能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等地,同时在漯河投资建设的第三工业园配置有专业化的预制菜加工厂,相关项目也在积极建设中,其投产后将扩充公司预制菜产能,并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预制菜业务方面的竞争力。

而对于预制菜工厂建设后的“效果”,可以从此前公司屠宰厂的改造中窥见。据悉,2021年底,总投资5亿元的双汇漯河屠宰厂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完工。新项目投产后,一头生猪从屠宰、排酸到分割上市,全程只需13个小时。此外,双汇发展还投入2.4亿元对旗下肉制品工厂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肉制品生产线日产能可达200吨,生产效率是原来的2倍。

可见,面对一片“蓝海”的预制菜,双汇发展“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洞悉市场需求,率先在“工厂产能”上展开攻势,以期能与其他中小企业不断拉开距离。

那么,在打好“产能地基”后,双汇发展作为一家早已在预制菜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大型企业,又要守好哪些已经打下来的“江山”呢?

一方面,双汇发展要守好“品控”优势。未来,预制菜的较量将更多的体现在品质的提高而不是种类的增加。因此,双汇发展可以依托其在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精品预制菜”领域脱颖而出。

以屠宰厂为例,双汇屠宰厂智能化工厂目前实现了全流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其中,工厂在线使用的生猪AI证件识别、产品智能输送/分级、分区智能温控系统等智能化手段,可以让整个生产流程更节能、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

可见,双汇发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厂,早已在“品控”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有助于其在未来越来越卷的预制菜赛道,受到更多关注。

另一方面,双汇发展要守好“渠道”优势。目前,国内预制菜市场以B端供应和餐饮外卖为主,C端渠道市场普及率较低。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双汇发展的渠道优势便凸显出来。

经销商方面,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共有经销商21155家,对比年初净增加1217家,增幅为6.10%。其中长江以南6503家,对比年初增幅0.63%,长江以北14652家,对比年初增幅8.73%。值得一提的是,京东超市已成为预制菜销售增速最快的渠道之一,是高性价比和品质预制菜的核心渠道。此外,双汇预制菜全面布局了线上销售。

综上所述,双汇发展在预制菜领域既要把攻势拉满,补齐产能短板,也要守好品控和渠道优势,从而在危机四伏的预制菜赛场上,抢占一席之地。

结语

从财报来看,“火腿肠一哥”双汇发展目前的业绩主力依旧是肉制品业务。但公司整体营收增长放缓,加之管理层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风险,不少投资者担心双汇发展已成为“业绩困兽”。

然而,被铁笼困住的只是双汇发展的增长极之一,新的增长极正在冲破牢笼。未来,随着产能逐渐落地和渠道、品控等诸多优势的加持,双汇发展有望从“火腿肠一哥”摇身一变成“预制菜一哥”,在预制菜领域创出新天地。

作者:巧夺巴菲特命格

来源:松果财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