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以色列花卉摄影作品展在深圳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底

以色列花卉摄影作品展在深圳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底

他们,为你的诗与远方打工

来源:

  他们,为你的诗与远方打工

  文化行业的“打工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在外人看来,他们不像体力劳动者那么累,工作环境自由轻松,上班就像享受文化氛围的熏陶,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但现实情况是,与其他行业一样,文化“工作者”也有各自工作上的苦恼和生活上的艰辛。他们有的常年无休,有的经常能看到凌晨两三点的北京,有的深夜下班还得挑灯研读,有的在恶劣天气中开始一天的工作……法定节假日是大多数人最清闲的时候,却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

  他们并不伟大,甚至有些渺小,但在他们身上总看到最真实而鲜活的性情、对待工作认真而坚守的态度,和面对生活积极而坚定的信念。

  敢于“死磕”的创意人

  “沉浸式演剧场,就是围绕相应主题布置场景,观众不再是观看者,而是整个演出过程的参与者……”杨海晴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她的工作。

  杨海晴已经在北京文化产业领域摸爬滚打了4年,她属于典型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主攻创意和策划,兼做商务。杨海晴身上富有年轻人的创新气质,敢于与工作和生活“死磕”到底的态度让她在这个行业勇于“尝鲜”。

  “这是近两年国内刚兴起的文化产业形势,主要面向城市中产阶级和大学生,实际上我也是出入行,但是我能感觉到这个产业背后的文化经济价值。”杨海晴看上去信心满满。

  不过,看似光鲜的行业与白领身份背后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压力与挑战。杨海晴至今还记得她交给领导的第一份策划案没有通过,“当时是有些受打击,不过我跟领导商量,给我一个月时间,如果到时还不能拿出让他满意的创意文案,我就考虑转岗或请辞。”

  从此,杨海晴开始花大量时间、精力提高业务能力。一个策划方案反复修改多次,每天10点多下班回到住处后,继续看书补充相关知识,从海量互联网信息中查找行业最前沿信息,坚持学习优秀创意文案经验……

  “有时候会觉得很累,别人休息的时候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工资也不是很高,但因为喜欢就一直在坚持。”杨海晴说。

  检票员追求“零投诉”

  出于职业习惯,李冀涛不管跟谁说话都是恭敬客气的态度,平均每一句话鞠一次躬。39岁的李冀涛是电影院检票员,日常负责8个影厅的检票和“跑厅”工作。“一个班下来,检500张左右的电影票是工作常态。”

  检票时,李冀涛还要兼顾引导观众进入相应影厅、告知观众各功能区位置,如休息区、卫生间、取票处等。电影开始前,他提前到影厅关灯、关门,电影放映结束,再去开门、开灯,完成清场,俗称“跑厅”。

  “检票期间不能去洗手间,否则可能漏检,这影厅是对检票员最基本的要求。”李冀涛说。此外,作为影院服务人员,时刻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是他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想把它做好”李冀涛说。

  从事电影检票工作的头一年,李冀涛受过几次投诉,原因是顾客认为他说话语气重,服务态度不好。“检票员是个需要耐心的工作,每天同样的几句话来回说、不停地说,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有时同时面对好几个顾客抛出的不同问题,会有点心急,一急起来,语气不受控制,音量也稍大了些,所以就被投诉了。”李冀涛坦言。但过去一年,李冀涛在工作上实现了“零投诉”,这是最让他引以为豪的。

  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是电影院客流量最大的时候,也是李冀涛最忙的时候,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但他表示,“喜欢这个工作,每天可以跟很多人交流,也可以帮助到别人”,他最大的希望是继续保持近一年的工作状态,服务好每位顾客。

  从“送温暖”变成“被温暖”

  晚上10点,印刷车间工人陆续进入各自岗位,制版、上纸、印刷、折页、裁切、传送……车间工人彻夜忙碌,一张张报纸新鲜出炉。早上8点,一摞摞捆扎整齐的报纸,满载着时下最新信息,陆续到达各投递部。

  王浩然是北京安外邮政投递部的一名送报员,她每天负责将一份份报纸送到服务区内的订阅者手中。王浩然所在的投递部服务半径为3.5公里,“平均每天送100多户,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上午送日报,下午送晚报,每天在投递部和责任片区之间至少跑三个来回,20公里起步。”王浩然告诉记者。

  来自河南开封的王浩然是“90后”,同时也是一名“老”送报员。近10年的送报工作,让她经历了送报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到电动车的迭代,也见证了报纸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兴衰。

  “以前订报的人很多,现在基本都是老人、知识分子和机关单位在订。”王浩然说。因为送报工作量减少,为增加收入,王浩然也需要投送快件包裹。“但只要还有人在订购报纸,我就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王浩然说。

  “送报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能锻炼身体”王浩然打趣说。实际情况却是“为了让客户第一时间阅读到报纸,不管风吹日晒,再寒冷、再炎热的天气,我们也得往外面跑。”“把报纸及时送到,不能让喜欢看报的人等着急了”是压在她肩上的担子,也是她心中的责任。

  有些老人体恤送报员工作辛苦,会提前准备一些水果、零食、饮料,这是让王浩然最为感动的。“我们跟老人相处得都特别好,能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也很幸福,所有的辛苦也是值得的。”王浩然说。

  以读书为乐,以卖书为业

  早早起床做饭,把吃剩的早饭装进保温盒用作当天的午餐,再骑电动车10余公里,从北京东四环的出租屋穿梭到北三环,张树华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8点,商场的打烊音乐响起,再回到出租屋时已是9点多。这样的状态,张树华持续了20多年,很少旷工休息。

  张树华是一家书店的经营者,店面很小,不足20平方米。既是老板,也是打工人,这是张树华对自己身份的定义。

  每天看店12个小时是他的生活常态,偶尔需要进购书籍时,会让远在燕郊的妻子过来看半天的店,下午3点前张树华回到店里,妻子再坐两小时公交车回燕郊,照顾他们读初中的孩子。

  1997年,张树华从甘肃来到北京,最初他给书店打工,当学徒工,后来终于有了一间自己的书店。喜欢看书,是张树华选择开书店的重要原因。

  贾平凹的《山本》是张树华在2018年进的一本书,一直没卖出去,记者来到书店时,他正津津有味地读这本书。没顾客的时候,张树华就从书架上找书读。用他自己的话说:“卖书既能混口饭吃,有个营生,又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近几年,电商平台、电子化阅读兴起对实体书店产生严重冲击,为节约成本,张树华的书店不断缩小规模、搬迁店址,应市场需求,经营的书籍也从文学名著逐渐转为中小学教辅资料。在北京开书店20多年的张树华坦言,不知道自己的现在的书店能撑到什么时候,但会继续坚持。

  每天的效益虽有限,张树华仍坚守在岗位上。“每天12个小时,全年无休,甚至大年初一也正常营业,只有春节假期期间会提前几小时关门。”今年春节期间,张树华翻看手机才发现,孩子都十多岁了,手机里竟连一张全家外出游玩的合影都没有。

  以书为乐、以书为业。对书的执念,让张树华走到今天,心中的热爱,也将支撑他继续走下去。

陶稳

【编辑:陈海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