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以色列花卉摄影作品展在深圳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底

以色列花卉摄影作品展在深圳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底

“课后三点半”如何助力“双减”?

来源:

  “课后三点半”如何助力“双减”?

  本报讯(记者 林艳 武文娟)近日,“双减”(指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成为教育界热词。从中央到市委主要领导,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行政部门,广泛关注,频频“约谈”,无不为 “双减”注入 “强心针”。

  课后三点半,鸟瞰各校园,也许会观赏到北京城“组团式”的生动画面:京北,怀柔十一学校九渡河小学同学们依托环山地势,正在撅着小屁股“挖野菜”;京南,丰台草桥小学同学们正在铿锵的鼓乐中 “舞狮”;核心区,灯市口小学正在进行一场名为“思维训练”的辅导……事实上,本市“课后三点半”活动已经开展近三年,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就该活动如何成为“双减”的重要抓手进行调研时,听到了不少更深层次的思考。

  首先,教师是否吃得消?课后服务涉及大量教师的投入。据了解,全市不少学校甚至达到师资100%参与。教师们本来就超时的在岗时间进一步延长。据北青报记者调查,对于这份额外付出,目前财政补贴量总的看杯水车薪,难以覆盖成本。部分业内人士担心:长此以往会不会影响课后服务的可持续性?

  其次,课后服务的时间节点怎样才算合适? 针对这一问题,海淀区红英小学做了一个摸底调研:希望15:30接孩子的占9.63%;希望16:30接孩子占66.7%;希望17:30接孩子的占23.7%。还有部分家长因为下班时间适值晚高峰提出更晚一些接孩子。应该说,家长不同的需求使得这项工作在实操中变得更为复杂。

  “如果都集中在课后三点半活动,由于当下生源增长过快,许多校园的资源、空间是不足的,就此有关方面是否可以给学校一些政策支持?”海淀进修实验学校校长董红军提出了这样的思考。“‘双减’本质上就是要把孩子从校外机构‘夺回’校园。”“‘双减’就是要强化校园主体的育人地位!”采访中,不少教育界人士纷纷表达如是见解。

  然而,仅仅靠“课后三点半”就能实现这一目标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其实本质还是要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如果课堂是低效的,没有帮助每个孩子‘成长’,大家最后还是只能靠校外培训和刷题‘找补’。所以还是要有丰满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双减’。”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刘艳萍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然而,“有质量的教学”与“有质量的师资”密切相连,可持续的课后服务供给又牵涉到教师们内生和外在动力……有人说教育问题就像“彼得原理”中“爬不完的梯子”,个中的“环环相扣”还需良政善治,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编辑:陈海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