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广告

手机

发声有用!品牌和电视台公开抵制《好声音》,周华健疑似退出录制

发声有用!品牌和电视台公开抵制《好声音》,周华健疑似退出录制

股票行情快报:新天绿能(600956)8月21日主力资金净买入34.83万元

股票行情快报:新天绿能(600956)8月21日主力资金净买入34.83万元

家电

让孩子们通过儿童诗遇见未知的自己

来源:齐鲁壹点


(资料图)

文|马忠

刘崇善是一位年届九旬的儿童诗诗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他钟爱儿童诗,几十年不改初衷,践行自己的儿童诗主张,“努力去写让儿童看得懂,反映儿童生活,表达他们真实思想感情的儿童诗”。近日,读到他入选“童诗百年”书系的儿童诗集《献给老师的花》,这是一本情真、意深、巧思,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的儿童诗集。

《献给老师的花》

刘崇善 著

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献给老师的花》精选了刘崇善创作的儿童诗69首,他的儿童诗的显著特点,就是从儿童出发,儿童日常的学习、生活、游戏、友谊,以及他们的苦恼、焦虑、渴望、理想等,在这本诗集中都有所表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和精神风貌。儿童诗要抒儿童之情,寄儿童之趣,他特别注重诗的取材和构思,虽然儿童诗的题材并不受限制,但各人的着眼点和写法却不同。

大多数儿童诗作者写到自然(包括江河湖海、花草树木)的题材,往往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就事论事,再现自然形态的东西,并不能给人新的感受和启示。而刘崇善的儿童诗,写山并不就是“山”,“我从公园里的假山起步,/快把面前的道路缩短,/‘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越高越险才越想登攀。”(《登山遐想》)从人与山的关系中,突出儿童征服自然的信心和力量。写湖也并不完全是“湖”,既有自然界湖的存在,又有儿童在面对它时的感受和愿望,“该不是我的幻觉,/湖上闪过船影,/白帆在蓝天上飘,/船在星际中航行。”(《湖中幻影》)同样,写花和草也不只是花花草草,“花的根须扎在我们心底,/我们是繁花似锦的一代”“一年四季,/万紫千红,/春天始终与我们同在。”(《花的世界》)“姐姐爱花,/我爱小草”,从“小花和小草,/它们亲亲密密多好”联想到他和姐姐,亲密地“手牵着手,/洒下一路的笑”(《爱好》)。儿童诗可以托物抒情,也可以咏物,但刘崇善的诗不是咏物诗,而是将人事物景融合在一起,这样写更具体、形象,也更符合儿童的欣赏习惯和兴趣。

独创性的构思是儿童诗创作的重要一环,也是诗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儿童诗的构思不是闭门造车、冥思苦想的结果,必须是从生活中来。刘崇善强调儿童诗的构思,以《献给老师的花》为例,这首诗揭示一位女教师为哺育下一代不辞辛劳地工作,以及她崇高的思想境界。诗中以假日孩子们到田野采摘鲜花、老师在家里批改作业两幅不同却又关联的画面,突出园丁培育祖国花朵的形象。倘若直接抒情,未免流于浅薄,而由眼前的“田野”“花朵”延展开去,借助联想、比喻和象征,从“鲜花打扮着绿色的田野”到“蓝色的字迹像绿色的田野/红色的批语如一簇簇鲜花……”的诗意转化,结尾引出“多美的祖国的花朵/在老师的心田里扎根开花……”使诗的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全诗比喻贴切,意象鲜明,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强调儿童诗构思的独创性,要求表现诗人的艺术个性,绝不是提倡去追求离奇古怪的东西,而是要合乎儿童生活的情理,这在儿童诗集《献给老师的花》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比如表现儿童微妙心理的《镜子里的小姑娘》;或设置假想的情景以突出儿童的愿望和理想的《实在的事情》;或将现实与象征融合在一起拓展诗的意境的《献给老师的花》;或把无私的赠予与恶作剧相互衬托来显现美的心灵的《蝴蝶与蝴蝶结》……这一首首生动活泼的儿童诗,体现出孩子们在生活中有趣、纯真的生活画面,以独特的角度,天真的口吻,浅白的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抒发了真切的感情。

近些年受成人诗种种弊端的影响,有些作者往往为了追求所谓的“新”和“奇”,置儿童诗的针对性于不顾,乐把晦涩滞碍当深邃,写出的诗令读者敬而远之。刘崇善自始至终一直遵循艾青提出的“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创作要求。他认为,“创作儿童诗并不是从简单的兴趣出发,既要考虑不同年龄的读者对象的要求,努力做到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又要注意诗的题材、样式、风格的多样化”。因此,他的儿童诗写得清新、活泼,富有意味。所谓“意味”即“有意义”或“有意思”,恰恰是中国儿童诗的传统。儿童诗需要创新,但必须在创新中守“正”,让生活成为创作的源头活水,让孩子们通过儿童诗遇见未知的自己,让孩子成为文本的真正解读者。

关键词: